记者 陈颖
本报讯 “今年行情不好,鱼卖不出去,资金链一下子就紧张了,多亏农信担保的贷款及时到账,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日前,南浔孙氏水产养殖场负责人孙海峰感慨道。
自我市启动“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以来,市供销社社有企业湖州市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发挥桥梁作用,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着力破解融资“难、贵、慢”问题,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贷”动农业农村经济稳进提质。
南浔孙氏水产养殖场主要从事黄颡鱼经营,今年受疫情影响,黄颡鱼收购价格下跌,市农信担保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通过增额降费、优化贷款方式等,合计为其降低资金成本29.2%。
“我们针对行情差、收益差、经营困难的主体,一方面采取融资无抵押、批量办、低收费或免收费的办法,主动减费让利,另一方面推动合作银行持续下调利率,减轻客户负担。”市农信担保总经理孙达峰介绍,围绕“三农”融资贵问题,开展定向服务,打好协同联动拳,并针对性开展专项降费补助,争取国家政策对小微担保主体实行贴息贴费。截至目前,累计对78位“三农”贷款客户免收担保费26.55万元。
针对“三农”融资难问题,市农信担保降低门槛,打好渠道构筑拳。“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信贷担保,但涉农主体通常存在规模小、积累少、缺乏担保抵押物等问题,融资贷款较为困难。”该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围绕我市现代特色效益农业,逐步降低反担保条件,扩大业务覆盖面。推广实施供应链融资担保,依托上游企业支持农业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将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亲友纳入反担保人范围,破解反担保人难找问题。截至6月,农信担保提供“三农”担保业务362笔,融资担保金额12370万元,同比增长4.2%。
此外,为解决“三农”融资慢问题,市农信担保畅通全链,打好精准服务拳。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实行24小时应急响应;针对产业集群主体,就近就便设立驻点,提供专人上门指导、定制服务,并加快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加快评估流程,推动“见贷即担”“见担即贷”银担合作模式,减少重复尽职调查,加快担保手续办理;缩短流程时限,对符合担保条件的涉农主体,1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流程,3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