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吉八万亩水稻田乐享“生态补偿金”

  记者  俞乐斌

  本报讯  昨天一大早,乘着太阳光还没有“发威”,安吉旭萍家庭农场的“少东家”王伟冬就操控农用无人机,在自家的水稻田喷洒除虫药水,“4月底,得知水稻田能享受湿地补偿金,老爸种田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一下子比去年多种了50亩。我们家承包种田有7年了,今年是种得最多的。”

  指着绿意盎然的水稻田,王伟冬说,今年县里出台了个新政策,叫“水稻湿地生态补偿金”,自家种了500多亩水稻,光这一项补贴就能享受近13万元。

  “‘水稻湿地生态补偿金’,是安吉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和防止‘非粮化’的基层实践。”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吴旭东介绍说,补偿发放对象为本年度实际种植水稻的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种植水稻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县里已经排定补偿资金2080万元,初步估计每亩能补贴220至250元。将会同第三方专业测量公司对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踏勘测算,待水稻收割入库后通过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直接发放。

  梅溪镇历来是安吉种粮面积的大镇,被称为“安吉粮仓”。“听说有了这个新政策,今年来镇里咨询稻田承包事宜的人多了不少。”副镇长郑爱华介绍说,今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2万亩,比去年增加了近2400亩。

  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秦叶波表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水稻田除了可以提供丰富的粮源外,还是零耗能的大空调和容量惊人的季节性蓄水库,是目前最经济的人工湿地。

  “将水稻田作为湿地发放‘生态补偿金’在浙江是首创,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及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斌表示,今年受政策刺激影响,安吉县种植水稻面积较去年有了明显增加。据初步统计,全县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达到8.45万亩,同比增加6500亩左右。

  安吉县生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叶志强说,“水稻湿地生态补偿”是安吉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中的一项创新探索,这既是对生态保护者恪尽职守、生态受益者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也将有力地带动全社会环保投入的不断增长。目前通过财政保障、市场调节、社会捐赠等渠道募集资金4.8亿元,专项用于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等领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强调~~~
~~~力争到 2025年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300家
~~~
~~~
~~~
李上葵主持召开九届市政协第3次双月协商座谈会~~~
~~~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本月起施行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美丽中国·湖州“碳”路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
我市推出新政加快科技企业“双倍增两转化”
安吉八万亩水稻田乐享“生态补偿金”
产销“节节高”
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 参会嘉宾代表昨陆续报到
围绕“大力实施网络空间‘清朗’行动”建言资政
湖州加速建设“交通大脑”
立法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