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云际会南太湖

——聚焦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丰硕成果

  记者  王炜丽  施妍 

  8月15日至16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召开。

  立秋过后的太湖南岸,热浪滚滚。热浪来自于这次首届中国绿碳大会参会代表的热情,来源于全国上下对于这场绿色盛会的期待。

  这是一场群英荟萃的大会,国内外大咖齐聚一堂,汇聚起了绿色低碳创新的磅礴力量;这是一场内容丰富的大会,活动一场接一场,凝聚起了绿色低碳创新的思想共识;这更是一场成果丰硕的大会,多个基地挂牌运行、多个项目签约达成、多份研究成果发布,搭建起了赋能地方发展的平台载体。

  风云际会南太湖,扬帆启航新湖州。

  群贤毕至谋发展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科技创新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变量。以“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为主题的这场大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据主办方介绍,大会邀请了国内外院士专家和高端智库、龙头企业、金融业界代表等嘉宾共2000多人参加。值得一提的是,大会国际味十足,长期致力于绿色低碳创新领域的国际专家纷纷发来视频点赞。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在视频中说,支持浙江省和湖州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绿色城市,支持中方将其作为试验点和样板地来进行建设和展示,这有助于激发中国其他省市以及世界各地复制相关经验和做法。

  曾赴安吉县调研的英国剑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彼得·诺兰教授,至今还忘不了当时在平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品尝着美味、新鲜的食物,耳边传来潺潺流水声的场景。他说,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深刻挑战。这次大会凝聚了湖州、浙江和中国为全人类的这一共同事业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群贤毕至谋发展,最是乡音打动人。在出席大会的60位两院院士中,有不少与湖州有着很深的渊源。

  湖州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难忘水晶晶的家乡,这次“回家”,他讲得最多的也是水。他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于全国层面来讲非常重要,作为太湖沿岸城市,湖州要在水生态治理方面多作探索,这对整个生态环境保护会起到关键作用。

  出生在湖州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给湖州带来了“智慧”。“在‘双碳’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尤为重要,智慧城市实际上包含着经济的转型,要依靠数字化手段,多用信息和数据来产生附加价值。”他说。

  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会虽然短短两天,但内容可不少。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革命、减污降碳CCUS技术、数字经济与低碳创新等领域,开展了24场研讨和服务地方赋能行动。

  在院士专家与党政领导座谈会中,院士们共同把脉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专家湖州行活动中,专家们走近湖州山水与高端技术,现场为发展提供良策;中国电建华东院“绿色低碳、数字赋能”特别活动等,为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重要参考和智力支撑……

  中国电建华东院是国家大型综合性甲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常年深耕水电与新能源、城市建设与环境发展、工程安全与运营等领域。20年前,华东院的工程师们在湖州成功修建了当时名列世界前茅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在此次大会的赋能地方行动中,中国电建华东院与吴兴区进行深入交流,在“双碳”合作的探讨中碰撞出了火花。

  大珠小珠落玉盘,参会人员纷纷表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太湖南岸的这座美丽城市,也激发出了更多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高从堦第4次来到安吉余村,他说,每一次来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气象,余村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表率作用,但是,完成乡村建设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让更多的人才、资金、项目汇聚到美丽乡村中来,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喜看稻菽千重浪

  大咖云集、活动丰富,那么,大会成果有哪些?

  办好一个会,赋能一座城,树起一面旗,有项目才有发展后劲。借着大会东风,国家级学会与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签订合作协议达28项。

  中国能源研究会是能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之一,大会期间“牵手”了长兴,就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原来,长兴县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新型储能电池、新能源智能汽车、燃料电池、光伏、新能源装备等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尤其是储能产业的发展,拥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此次签约,将探索长兴县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创新的新思路、新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转型升级,真正做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说。

  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好风景催生好经济,作为我市“五谷丰登”计划中的首位谷,西塞科学谷是以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应用型科学装置为载体,集基础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赋能于一体的高能级平台。8月15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的11名院士共同为其开园,中子科学实验室、国科绿氢研究院等7个科创项目集中签约。

  此外,大会还揭牌“科创中国”创新基地,打造服务地方科创高能级平台。

  上个月,国务院同意湖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如何导入资源、服务示范区建设?大会成立了“科创中国”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联合体秘书处就设在湖州。

  “联合体将聚焦绿色创新引领生态资源富集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主题,围绕绿色制造、生态资源增值利用等技术,服务创新能力提升、绿色产业升级、资源要素集约、人居环境优化、绿色生活推广等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省科协一级巡视员姜长才介绍。

  作为大会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由大会专家学者形成的共识——《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宣言》在湖州诞生。湖州方面表示,将带头深入践行这一全国首个绿色领域的发展宣言,携手共同落实大会的各项成果,为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贡献湖州力量。

  我们准备好了:风起南太湖,共走绿碳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风云际会南太湖
科技创新引领能源绿色 低碳转型发展论坛举行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论坛举行
我市启动“企安”消防 安全排查整治行动
高山露营 乐享清凉
为我省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 实践高地贡献湖州力量
炉火边成就“滋味”
《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宣言》在湖发布
我最闪亮
我市出台区域性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