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云莲 记者 姚思思
本报讯 “宋大伯,最近身体怎么样,药费有没有正常报销?”日前,德清县医保局工作人员与村卫生室医生来到新市镇村民宋水法家,就慢病保障政策和健康知识进行上门讲解。
宋大伯今年76岁,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由于对医保政策和健康知识缺乏了解,慢病用药时有中断,且没有办理慢病备案,门诊统筹用完之后以自费为主,无形中增加了经济压力。
今年6月,德清县医保局从后台获取数据时发现宋大伯没有办理慢病备案,立即联系了村卫生室医生,主动为其办理了备案相关手续。为此,宋大伯说:“备案以后给我签约了家庭医生,享受了慢病免费用药政策,压力减轻不少。”
原来,以往需要慢病参保人员自主前往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备案后,才能享受慢病待遇提高政策,部分参保人员不了解相关政策,未进行备案。
作为德清县“慢病服务”班车的牵头部门之一,德清县医保局根据工作方案快速推进,将实打实的慢病保障送到了群众身边。该局创新服务管理,在参保人员自主备案的基础上增加主动备案服务,由工作人员从信息系统中主动筛查有慢病规定药品使用记录但未进行慢病备案人员,将数据提供给卫健部门,再由卫健部门按诊疗规范为其进行慢病正式备案。截至目前,德清县医保局与县卫健局协同,已为1200余名群众进行了主动慢病备案管理。
“根据‘慢病服务’班车工作方案,我们还进一步调整了慢病门诊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一个医保年度内,慢病门诊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一项,城乡居保参保人员提高到了2300元,职工医保在职职工提高到了2500元,退休人员为3000元。”德清县医保局副局长高建林表示,慢病提高待遇后,医保基金预计每年将多支付350万元,城乡居保、职工医保慢病门诊综合保障率从47.76%、55.22%分别提升至62%、65%。调整后慢病参保人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据悉,德清县医保局将在对困难群众慢病主动备案基础上,把主动备案扩大至全体参保人员,优化慢病门诊保障服务和保障力度,持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