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创密钥” 加速德清产业升级

  记者  汉霖 

  本报讯  莫干山的竹子、洛舍的桑叶……在位于德清县浙江曲蔓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以德清本土植物、纳米纤维素混合物为核心成分的乳化剂,日前被成功应用到曲蔓地设立的全新子品牌——“晴竹新篁”系列洗护产品中。这其中,就应用到了“一种含羧甲基纤维素的高触变性纸张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

  从实验室技术到市场高附加值产品,离不开德清县的一批技术“红娘”。据了解,当时,曲蔓地正在寻找一种纤维素醚类来增加料体稳定性,恰逢浙江理工大学在德清做高校专利技术推广,在技术经纪人的牵线搭桥下,曲蔓地向浙江理工大学购买了专利技术,并在研究和实践后完成二次创新,攻破难题。

  近年来,德清县聚焦“科技成果从哪里来、怎么转化、如何产业化”问题,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经济稳进提质。借助“技术问诊”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该县已建立有联系机制的专家库5121人,在供需双方间实现高频、高效、精准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完成问诊49次,签订合作项目6项。

  围绕企业最迫切的需求:科技成果从哪里来?如何与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德清县借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落户德清的契机,通过重点资源整合机制,不断促进德清县龙头企业与莫干山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高能级科创平台的深入合作,点石成金、内生增量。

  最近,浙江工业大学资深教授、浙工大发酵工程研究所所长陈小龙在莫干山研究院成立的浙江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用于α-葡萄糖基橙皮苷等化妆品原料的生产。目前,国产化妆品面临的“卡脖子”困境集中在原料研发、工艺创新和检测评价技术,而陈小龙项目落地打破了该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和国际美妆巨头的垄断。

  以平台链资源,德清县目前已启动实施“百名教授联百企”活动,促成56名浙工大专家教授与68家企业建立常态联系关系,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今年,又开展“@0572校企直通车”“云上交流合作会”等10余场活动,达成科技合作项目36项,促成企业横向项目意向金额3000万元,其中,华莹电子、佐力药业等9家企业与浙工大共建校企研发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规范经营,让网络环境更清朗
五万余件农产品包裹飞向全国
知路导航:以科技之名传递“芯”声
湖州籍学者获未来科学大奖
数字赋能 绿色赶超
光电技术高峰论坛在湖举行
“微创手术”纠治危化常见病
“科创密钥” 加速德清产业升级
打假治劣“药剑”行动显成效
“主动披露” 助企享受守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