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娟
本报讯 “通过专业人员的上门检查和指导,我们能够清楚了解哪里不合规,方便后期整改,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近日,南太湖新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专班对辖区内68家电动车经营店铺进行检查后,一电动车专卖店店主卜凡宇对自己店内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了改正。
据悉,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新区市场监管分局联合新区公安分局交警三大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等5个部门,对新区范围内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回收等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同时对前期工作中被投诉举报过、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等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
“在前期工作中,我们检查出电动车置换点可能存在一些比如价格欺诈或者是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以及违规占道经营、违规堆放等问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质量监督管理科科长杨扬说,此次检查下来,情况比较好,之前检查出来的问题也已整改完毕。
此外,在执法检查的同时,工作人员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回收等相关单位带去了政策解读,并向他们普及违法后果,共发放宣传资料80余份。“学习了工作人员发放的宣传资料之后,我进一步认识了非标电动车置换的重要性,接下来在售卖电动车时,我们会更加规范。”新区一电动车专卖店店主董亮亮说。
除了规范售卖等环节外,改革工作专班在8月初成立了非标电动车电话灭失工作专班。“您好,这里是非标电动车电话灭失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请问您是车主么?”在位于江南车城四楼的非标电动车电话灭失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张小芬正对照备案非标电动车名单进行电话核对,她说,我们要告知每一位备案的车主,从2023年1月1日起,非标电动自行车就不允许上路了,所有非标电动自行车都要提前淘汰置换。
据了解,目前该专班已经联系非标电动车主9万余人,灭失非标电动车1.7万余辆。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入开展非标电动车的淘汰置换工作,力争在2022年底实现辖区内非标电动车全部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