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跳出“农门” 今朝再回“农门”

“农二代”何以归田园

徐晓勇在羊场检查小羊健康状况
鲍莉丽正在直播带货
赵丽敏在民宿庭院修剪植被
水乡桑基鱼塘

  ■ 文/记者  徐斌姬  见习记者  吴健  摄/记者  施莉娜

  如果你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在湖州,跳回“农门”、下乡创业的年轻人已越来越多。

  从农村到城市的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大多成了都市白领、高管;从城市回到农村的他们,又把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带入田园,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曾梦想走出农村的他们,为何最终会选择回到农村来安放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连日来,记者采访了3名回农村创业的“农二代”,从中一探他们的内心世界。

  从城市到田园  他们被称作农创客

  徐晓勇的早晨是从铲药材、喂羊、清理羊粪开始的。在位于长兴县和平镇横山村的艺嘉养殖场,他养了700多只羊。

  9月11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巡查羊舍,只见他仔细查看小羊口鼻、耳下等部位,确认是否染病。

  “如果羊群出现了病害,一定是从抵抗力较差的小羊开始的,检查工作得慎之又慎。”他告诉记者,由于用心照顾,羊场目前效益不错,羊肉点对点销往杭州、上海等地,积累了不少口碑。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农创客,在4年前还是杭州某公司在嘉兴市的一名销售区域经理,管着20余家手机店,年薪几十万元,并已结婚生子,是旁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徐晓勇来横山村这年是30岁。为了开启自己的养殖之路,他学成了一套养殖技术。一开始,有些村民并不理解这个年轻人为啥放着城里好好的日子不过,来农村折腾。眼见羊场从开始的200多只羊发展到了现在的700多只,也就慢慢懂了。

  “现在,不少村民和我成了好朋友,偶尔来我的羊场,我还会把用羊粪做的有机肥分给他们。” 徐晓勇说。

  和徐晓勇一样,鲍莉丽在村民眼里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大家看,这是刚挖出来的藕,用的都是有机肥,养得真好、真大!”9月13日下午,在南浔区双林镇向阳村的一处藕塘中,“80后”鲍莉丽用双手从淤泥中挖出了一根新鲜的藕,她一边喘着气,一边向身旁的摄像机展示着“战果”。

  拍摄结束后,她的两手沾满了泥。“只有实地拍摄,拍出来的画面才最有吸引力,累点、脏点不算什么。”鲍莉丽笑着说。

  “我了解到有位大爷种植的葡萄很好吃,现在打算去找他看看……”“这是马上要上市的黄桃,您看看,水份足不足……” 点开鲍莉丽的“菰城格格”抖音号,50多个带货视频一一呈现。目前,她的抖音号已有10.5万粉丝,单条视频最高点赞量达到16.2万。

  自2018年通过天猫电商选拔成为南浔区向阳村的电商代理人后,鲍莉丽便从北京回到家乡,开启了直播带货之路。在每次的南浔区成果比拼中,她的业绩都排在前两名,帮乡亲们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另外,她还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做起了自己的农业生态园。

  比起前面两位已小有成就的新农人,赵丽敏的简隐民宿今年7月才刚开张,但让人羡慕的是,今年才30岁的她已经把工作和生活过成了“诗”的样子。

  “我的老家在温州文成县里阳乡,老公是我来湖州念大学时认识的校友。” 把原本的婚房改装成有6个房间的民宿,从温州辞去旅行社高管的职位来到吴兴区妙山村,赵丽敏直言这一切都是缘份,“因为老公家所在的妙山村旅游资源丰富,而我正好学的是旅游专业,之前从事的也是旅游业,开民宿再合适不过了。”

  原本破旧的老房子,经过赵丽敏的创意设计和精心打磨,历时两年蜕变为唯美的3层别墅。温馨原木色基调的装修风格,通透的落地窗,抬眼便是风景。闲坐庭院、猫狗相伴、静读诗书,赵丽敏说民宿实现了她的理想生活,也希望借此让更多人暂时远离城市喧嚣。目前,民宿已经接到了不少“十一”假期的订单。

  从心动到行动  他们缘何扎根农村

  无论是徐晓勇、鲍莉丽还是赵丽敏,无一例外都是“农二代”,而且都曾在城市里工作稳定,收入丰厚。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他们回归农村,大展身手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访的三位“农二代”虽然在能力、阅历、经历、追求上有差异,但是他们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天然就有一种乡土情结。

  徐晓勇在采访中说,他从出生到18岁考上大学,就一直待在乡村,与小伙伴一起在田地里打滚,捉泥鳅、摸螺蛳、打水仗。对他来说,乡村,就是他成长的摇篮,是他最亲近的故乡。

  而作为在南浔善琏农村长大的“农二代”,鲍莉丽的口味已被乡下新鲜的野菜、农户散养的土鸡、山里随处可见的野货“养刁”了。之前身在北京从事高薪的装裱字画工作,要吃顿新鲜的土家菜不容易,她时常惦念乡村的味道。

  赵丽敏也是如此。她从小和父母姐弟五人生活在农村,老家的山水稻田,果树竹林早已烙印在心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开民宿就是复制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除了内心乡愁的驱动,让徐晓勇、鲍莉丽、赵丽敏跨出从城市回归农村这一步的,还有乡村振兴背景下大环境的助推。

  徐晓勇告诉记者,城市里高强度的工作曾不断考验着他的身心,不规律的作息导致体重最高飙升到200多斤。当他看到在长兴农村养羊的表姐日子过得不错,而当地对生态农业又很支持,当即就找到了转型的方向。

  鲍莉丽成为家乡的带货达人,则得益于新农村建设大潮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2018年,天猫电商举办了下乡活动,为南浔区向阳村选拔电商代理人,正是借此契机她才通过选拔圆了回乡创业梦。

  赵丽敏的婚房能打造成民宿,不得不提及民宿所在地妙山村。身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个村子就是一个大景区,依靠美丽乡村建设的先发优势,“美丽风景”正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

  谈及缘何扎根农村这个话题,三位受访者还不约而同提到了当地的好政策、好服务。赵丽敏的民宿开业后,按照政策拿到了10万元大学生补助,缓解了她的资金压力;鲍莉丽拍短视频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每当需要素材时,淳朴的乡亲们总会不厌其烦地配合她的拍摄。

  徐晓勇的感触更深,他向记者回忆起了刚来横山村时的经历。当时,村民听说要开养殖场,认为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坚决不同意。村书记在了解情况后,带着他跑遍了附近几十户村民做思想工作,用诚恳的言语以及绝不污染环境的承诺打动了村民,羊场终于顺利挂牌成立。

  从取长到补短  他们的未来之路还长

  昔日雁南飞,今朝凤还巢。

  在我市,跳出“农门”,再回“农门”的人并不在少数。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已新培育、加入乡村创客968名,乡村创客团队92个,累计培育乡村创客2217人,新增市级示范性创客团队认定扶持政策,计划到2025年实现一村一创客团队目标。

  具备知识、眼光、技能和追求的“农二代”,正在日渐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一批中坚力量。

  以赵丽敏所在的妙山村为例,去年村里新增30余家本地民宿及农家乐,吸引了20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实现接待游客40.1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1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五年前更是翻了一番。

  “过去由于创业创新条件相对缺乏,农村曾被认为是‘双创’的空白地带,但现在不同了。”市农业农村局介绍,这些年,我市深入推进“青年回农村”行动,从产业扶持、人才激励、金融保险、典型带动等方面创新突破,出台“两进两回”“乡村人才振兴”等实施意见以及“千个团队、万名创客”培育实施方案,吸引支持大学生、返乡青年等创新创业。

  真金白银的付出也值得一提。 据了解,我市对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和乡村创客所创办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并符合农业“标准地”准入条件的,给予用地保障支持;对在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三等奖以上的乡村人才涉农项目,注册落地后,给予最高可达500万元的授信额度。

  随着“年轻化”“高学历”的“农二代”群体不断加入,带来了种养殖模式、产品品质、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给我市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活力。但是,在发挥优势的同时,短板也开始显露出来。

  “拍摄需要安装专业设备,剪辑也需要购买专业软件, 前期二三十万元的硬件投入,就把我吓了一跳。” 鲍莉丽向记者吐槽,比花钱多更让她恐慌的是技能短缺,由于她本人并没有学过专业的表演培训,一开始很难做出符合镜头语言的动作,导致短视频成片效果很差,后来经过练习有所好转,但距离想要的效果还有差距。

  赵丽敏坦言,民宿现在万事俱备,就差一个合格的管家了。“我想招两名年纪大些的保洁员,很快就有当地村民响应,想招一名具备人性化服务和营销策划能力的管理人员,却难得有人报名。” 赵丽敏说,今年,湖州“民宿管家”已经成为全国新职业,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加强培育,为民宿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如何补齐短板,提升创业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二代’未来的路还很长,除了需要加强自我能力建设,政府也将提供便利渠道和平台。”市农业农村局透露,我市正探索构建“专家+创客团队+基地农户”的组团创业机制,对新认定的市级示范性创客团队给予10万元的奖励,今年启动了首批示范性创客团队的申报认定工作,计划认定20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昔日跳出“农门” 今朝再回“农门”~~~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长三角
“农二代”何以归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