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编织传承畲族文化的巧手姑娘

  见习记者  王豆豆 

  一个织带架,绑上几十根五彩丝线,一块削尖的竹片,一挑一拨穿插其中,独具畲族特色的彩带在一双巧手中渐显雏形。近日,在安吉县章村镇郎村村文化礼堂,畲族姑娘涂国佳在教授当地妇女畲族彩带编织技艺。

  郎村村是我市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特色村之一,有着2000多年历史。这个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的村庄,至今仍然保留着畲族传统,传播畲族文化。

  涂国佳是土生土长的畲族姑娘。在她的印象中,畲族彩带是家里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小时候外婆自己编织畲族彩带,将它做成肩带、背带,或者用于衣服上的装饰。

  涂国佳10岁时,外婆便开始教她编织畲族彩带,绕线、提棕、编织,需要全身心投入。最简单基础的彩带也要耗时2至3天。

  在涂国佳16岁时,外婆的健康情况明显下降,尤其是视力,无法再编织彩带,同时期村里会编织彩带的人也越来越少,只有少数老人掌握。“你不编下去,以后村里就没人会这门手艺了。”这是外婆无法编织彩带后最常说的一句话,希望外孙女能够传承这门手艺。

  带着外婆的嘱托,涂国佳开始钻研畲族彩带编织。畲族彩带配色鲜艳,多种颜色交织,主要的图样纹饰有“铜钱帮”“万字花”“十二生肖”“蝴蝶花”“蝙蝠纹”等。不但图案复杂,而且还有祈盼吉祥的文字,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年好合”等。“畲族彩带图案复杂精美,编织前需要精心设计、打好腹稿,编织过程中耗时长,多则几个月,少则也要数天。”涂国佳说。

  她坚信手艺是练出来的。为了提升技艺,她远赴外地,找专业老师进行系统性学习。在掌握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涂国佳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图案的创新。如今,她已经能够熟练编织出30多种图案。涂国佳已然成为了一名市级非遗畲族彩带编织技艺传承人。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畲族彩带编织,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这门技艺,涂国佳将这门技艺送进学校、社工站,免费传授。女儿在她的影响下也开始学习彩带编织。“每次外出参展,我都会带上女儿一起,让她感受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魅力。”涂国佳说,只要有展示畲族彩带的机会她都会去,不计酬劳,只为传承。

  近年来,郎村村不断挖掘自身的畲族文化,每年开展三月三、九月九、畲族过大年等民俗文化活动,涂国佳的彩带编织成了代表性表演项目,引来游人的驻足观赏,她一边编织彩带一边叙说由来,传播畲族文化。她还利用网络平台直播编织过程,为畲族彩带和民族服饰、饰品带货,推广畲族文化。

  “希望能将畲族彩带编织做成村里的产业,带动当地妇女就业,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能增收。”涂国佳这样畅想着,也正为之努力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长三角
安吉构建融合发展旅游共同体
“一校一策”解交通难题
让报警装置真正成为“安全锁”
“文化润廉”扬古镇正气
“智慧工地”监管无死角
“无碍”更有爱
校企共建“浙里石榴红”
多彩主题教育活动进校园
柿甜笑更甜
用编织传承畲族文化的巧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