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10大民政服务应用场景

江苏部署全面推进民政数字化转型

  江苏省民政厅近日印发实施《全面推进江苏民政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部署构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民政管理服务体系,为江苏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创新优势、激发新动能、构筑新支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民政服务的新期待。

  《工作方案》坚持全省“一盘棋”思路,突出“以人为本”的数字服务体验、“整体统筹”的转型机制设计、“多跨协同”的应用场景打造、“创新赋能”的理念手段重塑,系统构建了一个设施基座、三大支撑平台、一个调度中心和四大保障体系的江苏民政“1314”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贯穿民政对象“一生一世”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蕴含民政工作者“一生一世”为民爱民的价值追求,并分阶段提出了到2022年底、2023年底、2025年底的建设发展目标。

  《工作方案》部署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推进多跨协同,打造智惠民生新图景”引人关注。

  据悉,江苏聚焦“为困、为老、为小、为残、社区、公益、社会组织、婚姻、殡葬、区划地名”等10大民政服务场景,提出打造精准温情智慧救助、普惠优质智慧养老、协同关爱未保平台、融合共享智慧社区、公益慈善综合枢纽、社会组织综合平台、便捷温馨婚姻服务、透明宽心智慧殡葬、为残福利服务应用、区划地名服务系统等10项业务数字化转型具体任务,不断提升民政服务的规范化、便利度、体验感,让民政数字化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以“为老”服务场景为例,将围绕“苏适养老”,打造普惠优质智慧养老。构建涵盖老年人口、机构设施、人员队伍、服务运营等信息的全省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建设融合居家、社区、机构的全省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构建“苏适养老”综合评价体系探索智慧支撑。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个人、家庭、社区及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医养康养资源优化配置,打造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等典型应用场景。完善尊老金发放服务,探索“免申即享”。实施“互联网+养老服务”示范行动,制定市县级民政部门智慧养老中心建设指引,建设一批“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和“智慧养老服务社区”,支持开展智能物联、健康监测、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智慧养老服务。

  (马道军、唐凡,据《南京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长三角
浙江前8月进出口 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
安徽“三公里”就业圈,如何精准匹配
江苏新增3家国家 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安徽自贸试验区首只QFLP基金落地
“申通号”盾构机刀盘顺利下井
江苏首笔湿地修复碳汇 远期质押贷款落地盐城
江苏部署全面推进民政数字化转型
赛道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