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联勤强执法 项目警官护平安

南太湖新区公安构建社会治安防控智慧体系

  记者  丰宇 

  本报讯  今年以来,南太湖新区公安分局以数字化改革和智慧警务建设为契机,以渔人码头生态联勤警务站为着力点,提升打防管控各项综合能力,护航南太湖新区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涉企警情同比下降9.7%,生态旅游经济持续推进。

  去年7月初,全市首个滨湖生态联勤警务站——南太湖新区渔人码头生态联勤警务站启用。据悉,该警务站位于太湖南岸的渔人码头中心区域,管辖范围包括太湖南岸及长兜港、大钱港、小梅港等3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自2020年10月起,太湖流域进入为期10年的全面禁渔期,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为此,警务站站长每天组织专人对辖区内湖区河道以及各类水体开展视频巡查,同时,生态联勤警务站运用“6+X”联勤工作机制,打造“生态联勤驾驶舱”智能系统,通过3D模型地图,一屏掌握南太湖沿岸生态数据,实现环保生态实时监控、全量分析、动态感知等功能。

  今年7月,警务站警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一伙不法分子在长兜港水域内非法捕捞水产品,南太湖新区公安分局侦查打击中心联合警务站警员,并依托“生态联勤警务驾驶舱”“非法捕捞智算模型”等平台进行数据碰撞比对,第一时间开展侦查。发现犯罪团伙成员许某平、王某民、卢某法等14人,长期在滨湖街道长兜港水域搭建临时捕鱼点,并安装捕鱼网进行非法捕捞。目前,该14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除了打好生态联勤“组合拳”,南太湖新区公安创新搭建了一支融合了“派出所+项目方+承建方”三方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探索实行项目工地“三色码”运用,全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南太湖未来城有在建工地41个,工人1.1万余人,如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权益是“项目警官”郑志伟一直在做的事情。去年底,他在走访片区各个项目工地时了解到,片区某工地未按时拨付工人工资,并且由于建设单位和施工方的特殊情况,施工方虽然很想要回这部分垫付的工程款支付工资,但一直碍于情面没有行动。为防止今后造成更大矛盾纠纷,郑志伟以小见大,向片区所有工地的建设单位发放情况摸排表,并要求签字盖章确认,以便了解片区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该工地业主方主动向施工方支付了垫付工程款,有效地维护施工方利益,促进片区稳定。

  该分局还推出了由“项目警官”牵头,汇聚“派出所+项目方+承建方”三方管理力量的志愿者队伍。随着服务的深入,这支由郑志伟牵头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共计110人,他们参与在建工地安全防范、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提前介入隐患排查、流动人口管理、建设项目推进。截至目前,化解涉企纠纷377起、全力服务助企纾困226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法治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公益
吴兴首届“律政先锋” 辩论赛圆满落幕
环境资源审判护航美丽中国建设
“安心营”为露营行业插上安全翅膀
货车追尾人员被困 消防及时破拆救援
警企联动 全民反诈
一房东拒不整改 消防安全隐患被拘
酒后交换驾驶还冲卡 车内二人被查出醉驾
吴兴多管齐下限制失信人员住高档酒店
生态联勤强执法 项目警官护平安
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