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一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湖州山水清远、文化兴盛,是一座有着5000年文明史、近2300年建制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不断提升湖州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讨论的焦点之一。
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学功认为,二十大报告为我市打造“人文新湖州”、建设新时代的湖州文化高地指明了方向。
“湖州这些年在湖笔文化、丝绸文化和茶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李学功坦言,湖州文化建设要走得更高更远,可能还需要从工具理性的开掘上升到人文内涵、人文精神的发掘上,增加人文元素的含量。他相信,在“人文新湖州”建设中,一定会呈现出具有“太湖之州”鲜明特色的文化艺术标识。
日前,湖州市影视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中心负责人顾晓倍感振奋,“影视服务中心的揭牌意味着湖州影视文化产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介绍,将以打造“全域影视基地”为目标,建成一个集信息咨询、协调联络、拍摄服务、资源推介、城市营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让更多观众领略湖州的秀美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农村文化礼堂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优质文化供给和乡风文明建设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眼下全市共有898家农村文化礼堂。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让长兴县太湖街道新塘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沈小英印象深刻。
“听了二十大报告后,我心里面特别激动!”作为文化礼堂管理员,沈小英表示会充分利用周边的太湖博物馆等优质资源,开展好各类文化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同时,继续做好日常性的文化惠民活动,让礼堂成为老百姓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以湖州籍“两弹一星”功勋屠守锷为原型,再现了中国第一代航空人为自主研发导弹“揣梦、筑梦、圆梦”的传奇人生。眼下,该剧提升版正在市文化馆紧锣密鼓地排练,将于11月1日首演。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演员们看到后,深感重任在肩的同时,排练的劲头也更足了。
“作为湖剧传习中心带头人,我将和我的团队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恢复传统优秀剧目的同时,推出精品新作,实现湖剧传帮带,推动湖州地方传统文化走向全国。”市文化馆副馆长、湖州湖剧传习中心主任周波信心满满。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浙江工匠陈爱兴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制扇技艺传承人,几十年来他始终秉承匠人精神,不断提升制作工艺,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他说,要继续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将传统技艺不断传承下去,促进制扇行业发展和技术革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发了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覃泓的深入思考。“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我们将努力提高创造水平,加强创新意识,继续做好文艺和生态相结合的文章,为‘最艺是湖州’文艺总品牌灌注核心内涵。”她认为,湖州的文艺事业与生态事业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
眼下,全市上下正在奋力打造“人文新湖州”。“我们文联系统将组织创作更多有‘湖味儿’‘最中国’的文艺精品,积极拓展文艺惠民的新路径,为‘人文新湖州’建设贡献文艺力量。”覃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