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 震
本报讯 “按照湖羊的饮食习惯,我建议每头羊喂3斤饲料,自动喂料车可以设置为一天两次。”近日,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斜石村的湖羊种羊养殖基地内,湖州援川专技人才施方剑同基地饲养组长叶正文交流基地投用前的技术调试。
施方剑于2020年9月4日到广安挂职,为当地湖羊养殖提供技术指导。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广安区的湖羊养殖幸福农场由40个增加到75个,实施“湖羊入川”等工程,让当地近700户农户受益。去年,他将原来9个月的援川时间延长到27个月,“只要能带动村民致富,在哪里干都一样!”他说。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一叶、一园、一羊、一品、一岗”五大帮扶品牌,提供了先富帮后富“湖州方案”,开创了对口帮扶“湖州模式”。
市区域合作办对口支援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共有110名援派专业技术人才在四川阿坝广安、新疆柯坪、西藏那曲等对口地区挂职帮扶,包括医生、教师、消防员、农技指导员等多种人才,在项目援建、产业合作、智力援助等方面全力帮扶,有效改善了对口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50多年前,我的爸妈响应国家号召,在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如今,我追随父母的足迹来新疆支教。”去年从湖州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第二中学担任英语老师的朱伟杰自豪地说。为激励柯坪的孩子们学习,他自掏腰包设立了每学期500元的奖学金,寒暑假录制网上视频让学生学习。在之前的一次期末考试中,全县英语成绩前10名都在他的班里。
4200米的高山上,来自湖州的医生坐着村干部的摩托车来到藏民家中,等到接种完新冠疫苗已经是晚上10时,他们都还没有吃晚饭……这是四川省金川县人民医院的湖州援川医生朱晓娟今年最难忘的经历。“每次看到群众的笑脸,我就感受到了自己帮扶的价值。”朱晓娟说。
在湖州干部和技术人才的接力帮扶下,对口地区奏响了“幸福曲”。3年多来,援川干部人才带动广安5000余户脱贫户持续增收;为柯坪县投入援疆资金9585万元发展畜牧业;援藏干部人才在4500米的新疆那曲市种出蔬菜水果,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援青干部人才帮助青海乌兰县实现挤奶母驼从无到有,为当地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