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供岗位服务 打造基地帮扶 开展精准培训

我市擦亮“就业无障碍”品牌

  记者  邵丹红

  本报讯  取下绷带卷、粘胶、换线……数十名残疾职工近日正在安吉宏德“残疾人之家”的生产车间里忙碌着。“这里不仅给我们残疾人缴纳了养老、医疗、工伤等五险,每月发放的工资不低于全县最低工资标准,再加上我们多劳多得的奖金,每月可到手3000元左右,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残疾职工章鑫激动地说。

  这是我市帮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的一个缩影。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通过精心组织、积极落实,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残疾人之家”104家,为1483名残疾人提供日间庇护等岗位服务,帮助残疾人家庭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庇护一人,解放一家,造福一方”的“残疾人之家”理念。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残疾人就业存在能力弱、渠道窄、通勤不便等问题,近年来,我市对准“提低”“扩中”跑道,以“助残无障”共富班车为载体,通过提供岗位服务、打造帮扶基地、开展精准培训三种渠道,全力打造“就业无障碍”品牌,帮助更多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针对生活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在贷款贴息、初创支持等政策基础上,依托乡镇农合联或各村经济合作社建设残疾人产业帮扶基地,为残疾人提供政策、资金、技术、销售、保险等全过程闭环帮扶。”市残联介绍,目前全市共建成残疾人产业帮扶基地87个、残疾人培训孵化示范基地6个,覆盖1000余户残疾人家庭,每户家庭年收入增收万元以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本领,扩大就业门路,我市还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画像,实施针对性“点单式”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已举办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57场次,培训残疾人1610名。

  “我们计划到2025年,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3000人以上,劳动年龄段内持证残疾人就业率达到75%以上,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动态清零,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市残联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今天刊发通讯:~~~——中央宣讲团赴浙江大学和安吉余村交流宣讲侧记
提供岗位服务 打造基地帮扶 开展精准培训~~~
吴兴西塞山陆羽茶文化旅游节开幕~~~
~~~前三季度累计投资约264亿元
湖城仁皇山风景区——~~~
《多处公用设施出现管理空白》后续——~~~
~~~长兴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到大家心坎里
我市擦亮“就业无障碍”品牌
以茶为媒尽享湖光山色
全市未来城镇样板工程建设正酣
道路权属不清带来管理脱节
立行立改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于三新线(K10+614~K22+062)路面大中修工程的施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