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吉丽 通讯员 颜艳
本报讯 “走啊,一起吃饭去!”11月9日中午11点,安吉县昌硕街道银苑小区就陆续有老人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相伴走进紧邻小区的昌硕街道老年食堂。崭新敞亮的食堂内,已经有不少老人在排队打菜或就餐。
看似寻常的老年食堂,处处展露着智能化的一面。墙上,智能显示屏显示着今日每样菜品相应的营养及价格信息。自选餐台上,各类菜品按照额定分量放在了安装智能芯片的小碗中,老人们在自主选菜后只需将餐盘放到固定的感应区域,即可自动实时完成结算。
除了感应结算外,食堂后厨的场景更有看头。走进后厨,记者看到忙着做菜的不是厨师,而是一台机器人。“这是智能厨房生产设备,只需将配比好的菜品原料放进机器人体内,选定系统模式,就可以对菜品进行全程智能化加工。”食堂相关负责人陈寅介绍,它做出来的菜不仅色香味俱全,还实现了少油少盐,更符合老年人健康饮食的日常需求。
据昌硕街道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蒋立新介绍,这个“科技范”十足的老年食堂,是全市首个数字化老年食堂,由昌硕街道和该县民政局共同打造,于今年10月12日正式运营。目前食堂主要面向老年人开放,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还将给予相应的补贴优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