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梁 通讯员 沈伟英
昨天,在湖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交通指挥中心大厅内,机动应急大队数字监管中队副中队长何纾通过联网联控数据监管平台,发现了一辆涉嫌超速行驶“两客”车辆,第一时间通知了车辆所在企业。
“两客一危”,即跨市县班线客运车、旅游包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是道路安全隐患中的“牛鼻子”。如何“消危”?“两客一危”车辆联网联控管理员何纾重任在肩。他说,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两客一危”车辆为1203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达到100%,每天这些车辆传来的动态联网数据,都是他研判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的依据。
精准落实,于平凡之中见真功。每天一上班,何纾就熟练地登录“两客一危”车辆监控系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掉线车辆数据汇总、在途车辆路线巡查、超速车辆警示提醒、驾驶员疲劳驾驶警示等这些工作,对他来说再平常不过了。
“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每一个异常数据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重大安全隐患,例如超速、货车定位数据异常等,需要我非常仔细,只有及时发现,才能第一时间消除隐患。”何纾说,每辆车背后都关系着一个家庭,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每天工作下来,他要汇总海量的信息,每一条新发生的异常数据,都不能有误、不能耽搁。
一边是关注“两客一危”,另一边是水上交通秩序的维护。长湖申线风荷大桥是我市首条城市快速道路的重要组成,自2020年底老桥开始拆除,何纾与同事一起经历了老桥拆除、旧址新建风荷大桥的全过程。
今年,我市内环(北线)快速路风荷大桥施工,浮吊船需要在长湖申航道起吊跨河桁架。何纾等人通过对施工管制区的全天候线上线下全覆盖监控,既保障了桥梁施工安全,又确保了过往船舶航行畅通,累计实施6次水上交通管制,管制放行船舶7200艘,未发生一起船舶堵航、搁浅事故。
今年,何纾所在机动应急大队还针对水上安全、绿色航道,开展了船舶AIS专项检查活动,重点卡口AIS上线率由2月的71%上升到82%,实施行政处罚95件,通过非现检查发现并查处33艘使用不合格燃油船舶。
何纾还积极为数字打非工作出谋划策,协助探索创新。今年年初,机动应急大队积极探索道路客运车辆“数字打非”执法新模式,他参与制定了《全市道路客运车辆“数字打非”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构建了“全市统一调度、县区统一行动”的一体化整治模式,将全市交通执法力量统筹起来,打破以往“撒网式”“运动式”设卡检查模式。
同时,我市交通执法部门建立起“1+8”数字打非预警认领、现场查处工作机制,通过数据对比筛选,将涉嫌从事非法营运的车辆列入重点布控对象,对其行驶轨迹、时间等进行智能研判、提前预警,增加了道路客运车辆违法行为打击的精准、高效。今年以来,共成功查获涉嫌车辆43辆,处罚2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