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蓝计划”

利用废弃矿山改造而来的“深蓝计划”,成为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的网红景点。
程铄钦(右二)与他团队的部分成员合影。
红庙村党委书记沈永甜时常到景点转转,“深蓝计划”开拓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径。
周思佳和吴长涛都是“深蓝计划”合伙人,主要负责咖啡业务。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深蓝计划”游人如织。
合伙人之一的顾平玲(右)在和工人讨论改造旧厂房,她负责整个“深蓝计划”的设计工作。
“深蓝计划”独特的山水环境,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团队小伙伴们自己动手维修景区设施。
“深蓝计划”走红之后,经常有人上门寻求合作。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项飞  摄影报道 

  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利用废弃矿山改造而成的景点“深蓝计划”,从开业至今的仅仅半年时间里,就已经吸引了20万人次到访。原本没有旅游业的小村庄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深蓝计划”的初期大学生创业团队是以程铄钦为核心的7名梦想青年。在合伙创业之前,程铄钦是一名语文老师,章凌盛在上海做房产销售,周思佳从事酒店工作,吴长涛是一名擅长做咖啡的外卖小哥,顾平玲是一名设计师……“当时,我想做点事,问大家愿不愿意,结果都投了赞成票。”程铄钦说,“我们考察了180多个村,最后被红庙村这处充满深蓝湖水的矿坑深深吸引。”

  同时看上这处深蓝矿坑的,还有多名资金雄厚的企业家,其中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准备在此投资1亿多元。为了赢得项目,7名年轻人揣着凑起来的200万元资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村的每一个场景,项目方案修改了100多稿,最终超越大资本、大团队,获得了梅溪镇和红庙村的信任。

  “以小博大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一稿一稿的方案被否定时,我曾怀疑能否带领整个团队走下去,甚至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有问题。”那段时间,程铄钦回到家就对着镜子疯狂练习口才。

  “他们常为了修改方案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我能从他们眼里看到熬夜的疲倦,但更多的是对项目的渴望。”红庙村党委书记沈永甜告诉记者,“我们决定给这帮年轻人机会。”

  村里不仅向这个年轻团队提供了平台,还帮助联系免费使用场地。为了融资,村里的强村公司也参与入股,鼓励村民积极投资。

  4月9日,程铄钦和小伙伴们接到可以动工的通知,还来不及高兴,便开始了紧张的施工。他们将开业日期定在“五一”黄金周。留给他们的时间不足20天。面对团队中的异见和外界的质疑,程铄钦坚定地站出来:“这段时间,大家都听我的,如果有疑问,18天以后,我再来向你们道歉。”

  在村里和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深蓝计划”从动工到开业只用了18天。他们建起470米的围墙,搭起观景平台,设置咖啡吧,改造利用矿山厂房,呈现不同场景……

  程铄钦所有的担心,在五一假期第一天都得到了化解。他和小伙伴们做梦也没想到,经过半年准备的“深蓝计划”,能在开业当天迎来那么多客人。同样感到吃惊的还有沈永甜,他告诉记者:“第一天来了8000人。我们想,第二天还会不会来这么多人,结果来了1万人。第三天、第四天,来的人更多!”整个五一假期,前来“深蓝计划”的游客达到了8万人次,即便是对于红庙村所在的梅溪镇来说,这一数字也足以创下了该镇旅游的奇迹。

  “深蓝计划”带火了红庙村,也给村里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现在,每卖出一杯咖啡,有49%的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回馈给村集体和入股村民。半年来,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50万元。

  眼下,“深蓝计划”大学生创业团队已超20人,主打田园体验的“深蓝计划”2号和露营基地的“深蓝计划”3号也开始实施,上门寻求合作者源源不断。程铄钦和团队成员对未来几年有着明确的规划,他们将扎根红庙村,利用现有的4个矿坑,打造深坑酒店、露营基地、水上项目等,为乡村振兴注入“深蓝”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思学
   第07版:长三角
   第08版:图说
“深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