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吉丽 通讯员 杨阳阳
本报讯 记者从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由该局创新开发的“地灾智治”县域精细化管控与服务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日前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县大数据局、县资源规划局联合验收。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1年9月入选省自然资源厅首批“数字国土空间”多跨应用场景试点名单,历时6个月的开发建设,于2022年3月正式上线试运行。这一应用场景通过建立评估模型,构建了“预报预警”“生态经济”“用地监管”三大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了该县地质灾害防治智能化水平。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李钟喆告诉记者,“地灾智治”系统主要服务全县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预报,兼具服务安吉的生态旅游、生态种植等经济领域,与该县文体旅游局、农业农村局、应急局等共享平台数据,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互补式、联动式且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升监管部门的管理水平。
“依托数字化技术,系统接入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数据、气象、水利及资规雨量站等数据,建成物联平台,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动态掌握风险变化,提高预报预警精准度。”李钟喆说,“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推断出的风险预判,系统能够及时向茶农、业主、游客和相关主管部门推送地灾风险信息、应急措施等内容。”
自2021年安吉开展“风险防范区+隐患点”双控试点以来,通过建立健全网格管理体系,该县各乡镇街道管理人员、村级群测群防员二三级网络和驻县进乡人员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来自这些人员的数据也是系统基础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随手拍”端口,一线人员可直接上传图片、文字等灾害隐患点信息,后台工作人员即可进行核实跟踪,进一步提高了地灾隐患发现、处置效率。该系统上线以来,共计收到上报信息60余条,现场处置率100%。
“我们将继续推广‘地灾智治’系统应用,不断完善各类监测设备数据收集和汇总,加强阈值研究,进一步提高预警预报精准度,以提高社会防灾避灾的警惕性和积极性,为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固的‘智慧堤坝’。”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