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翔
本报讯 停车有智慧停车场,买菜有溯源秤一体机,查询有立式触控查询机和大型电子显示屏,下雨或者手机没电有共享雨伞和共享充电宝……日前,走进湖州中心农贸市场,记者发现这里多处场景体现了便民。
“为了方便市民,我们还设有母婴室、无障碍通道、急救医药箱、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志愿者服务点等。”该农贸市场经理李波介绍,今年市场还新增了垃圾分类提醒机,提醒市民注重垃圾分类。同时,大力推进诚信经营户建设,每季评选若干诚信经营户。
类似这样的农贸市场,在我市还有很多。记者从11月24日召开的湖州市2022年度浙江省放心农贸市场验收工作汇报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创建放心农贸市场74家,覆盖率达到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我市在省政府下达的25家放心农贸市场创建任务基础上,又自加压力确定了40家市场开展创建培育指导工作。
据了解,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以考带管”导向,发挥放心农贸市场示范作用,持续提升农贸市场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114家农贸市场全部纳入长效管理考核范围,各区县财政每年落实资金超600万元,专项用于农贸市场长效管理的奖励和补助。
“今年,全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5大类专题教育培训286场次,培训市场管理人员500余人次、市场经营户1.5万人次。”市市场监管局介绍,我市先后开展规范称重、明码标价、野生动物保护及冷链食品等多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8200余人次,检查市场经营户2.2万户次。此外,积极推进农贸市场“数字化”建设,全市114家市场全部接入“浙江市场在线”,每日录入商品采价、农残检测、日常巡查数据等信息,目前,已累计开展线上巡查4.3万家次,闭环处置各类问题249个。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地方立法工作,借助法治手段破解近年来我市农贸市场管理中碰到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经营及相关管理行为,推动全市农贸市场高质量发展。“预计到今年底,全市放心农贸市场覆盖率达70%。”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