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深刻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来,全县上下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坚持“生态立县”,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坚决扛起保护美丽环境第一责任,着力构建生态文明新秩序。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守护人类美好的未来。17年来,安吉始终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不断以改革创新之力重塑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牢牢守住县域生态环境“家底”。
优化空间布局,实施全方位生态管控。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率先启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实现县、乡、村三级生态建设规划全覆盖。深入实施 “三线三度三性”全域美丽空间管控机制。成立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构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保护者受益的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
深化“千万”工程,开展全链条生态治理。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契机,持续攻坚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布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美丽县域建设指南》。建立健全“治水治气治土治矿治违”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创新落实“河道五长制”,率先推行三级“林长制”,全面统筹“田长制”“路长制”,实施铁腕治矿,废弃矿山全面复绿。
推进绿色考核,狠抓全覆盖生态保护。系统推进县级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扎实开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审计,全国率先编制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稳固全县自然资源资产底基。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财政收费和奖惩制度,开出浙江首张“环境保护税完税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出浙江首例“补植令”,责令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人“补植复绿”。
牢牢抓住发展美丽经济第一要务,着力拓宽绿色发展新通道。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17年来,安吉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以改革创新之力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高效率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施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与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产业用地出让“标准地”改革,全面推广“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改革,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利益导向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国率先开展“两山银行”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效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成功出让全国首宗农业“标准地”、旅游“标准地”。
选优育强生态产业项目,高质量厚植绿色发展动能。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吸引高端人才和“大好高”项目。实行“环评一票否决”,逐步构建起以生态旅居、绿色家居、生命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为主导的“1+5”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先后否决环保不合格项目185个,成功招引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三期等一大批生态环境友好型项目。浙江省光伏整县推进开发工作试点县落户安吉。
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高水平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全域旅游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建设县域大景区,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3.5%。加快推动椅、竹等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竹产业实现从根到叶的全竹开发与综合利用,椅业产业占国内市场1/3、全国椅业出口量1/2。着力攻坚“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实施“竹林碳汇”改革,建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持续打造更多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品牌,安吉白茶品牌价值48.45亿元,连续十三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始终坚守创造美好生活第一追求,着力开辟共同富裕新境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7年来,安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034元增加到3949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9∶1缩小到1.66∶1,逐步实现“城里乡下一样美,农民居民一起富”。
全面深化共建共享,着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发布全国首个民主法治村建设地方标准,实现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安吉余村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为主要特点的乡村治理之路。
大力推进生态惠民,着力激发富民增收新动力。深化农民合作经济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探索建立“两入股三收益”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共富产业园、共富乡宿、共富公寓、五彩共富路建设,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安吉鲁家村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村庄经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五年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
积极扩大生态价值,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新内涵。深挖文化富矿,设立全国首个县级“生态日”、每月固定一次的“生态文明集中推进日”和“生态主题党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价值追求。推动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现代化基本单元试点。安吉黄杜村党员累计捐献白茶苗2240万株助力中西部脱贫致富,种植面积6217亩,采摘鲜叶6.5万余斤,受益群众2064户6661人。
安吉17年的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一把打开高质量绿色发展通道的“金钥匙”,是一篇书写忠实为民情怀的“大文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实践性和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无比强大的实践力量。安吉将坚定不移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