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6日下午,市政协围绕“持续打响‘学在湖州’品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题,组织举办了第6次双月协商座谈会。会上,来自民盟、民进、妇联、科协、侨联、文艺、教育、医卫、体育、特邀等10个界别的21名政协委员,从推进全国“两创”工作、完善中心城区义务段学校规划布局、推广提升“安吉游戏”特色品牌、推进高教园区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现将发言摘编如下:
关于进一步打响“学在湖州”品牌助力共同富裕的建议
特邀界别 沈岐
打响“学在湖州”品牌,构建公平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每一位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为持续打响“学在湖州”品牌,建议:一是持续深化对“学在湖州”品牌的内涵认识,充分认识到,这是推动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从公平普惠向优质均衡迈进的重要载体,是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优质均衡、持续发展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持续推动各段教育破难创新,加快学前教育普惠优质,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全力打造高水平城市与高校命运共同体;三是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均衡,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优化投入结构,并研究制定农村薄弱学校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县域范围内教师校际间合理流动机制,特别是加大学校领导干部交流任职的力度。
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中心城区义务段学校规划布局的建议
科协界别 张海燕
目前中心城区中小学生源呈现出总量上高位运行、分布上由老城区快速向外围扩散集聚的态势,带来了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块之间的不平衡。建议:一是严格规定,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空间与指标,确保配套学校与住宅建设“五同步”;二是完善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并建立由分管副市长召集的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会商学校规划建设工作;三是推进建设,及早规划瑶台小学、塘南小学、塘南初中、西南一小,加快建设长东小学、西塞山小学、蜀山小学、瑶台初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环渚学校改为中心城区学校,调整老城区学校学区,打造部分老城区老牌学校。
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教园区建设的建议
民进界别 雷术海
高教园区以“亚洲最美山地大学”为战略定位,是湖州教育发展的新高地。为推进高教园区建设,建议:一是强化目标促进度,在抓好抓实已开工项目进度的同时,对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加快排查,对于已批用地指标,保障按时供给;二是拓展渠道融资金,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补助,及时调整、优化本级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并采取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招标、银企合作、开发性金融合作等融资方式,多渠道筹集社会闲散资金;三是解决制约除瓶颈,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适当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可实行项目审批“容缺后补”机制,并建立尽职免责制度。
深化教共体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教育界别 吴俊 陈红英
民进界别 方玺
近两年,我市聚焦城乡教育不均衡不充分的难点,依托“优教共享”共富班车,高标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为做好下一步推进工作,建议:一是形式上更丰富,持续探索契合学校实际、富有区域特色的教共体模式,并进一步挖掘乡村学校特色优势,带动乡村学校发展;二是内容上更充实,优化同步课堂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网速,共建双方学校资源平台,开展教师网络研修,推动同步课堂向观课研究、课题研讨的综合运用转变;三是考核上更科学,将受援学校的增量提质作为双方学校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实现教共体学校管理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考核并轨一体化等“四个一体化”。
关于大力开展“美丽校园”建设的建议
文艺界别 杨笑微
近年来,我市逐年加大对学校校舍维修经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但目前 “美丽校园”建设步伐仍落后于美丽城市建设的步伐,建议:一是建立校舍定期大修机制,按每8年一次大修的周期,分批对学校进行全面修缮,同步开展不定期专项维修及临时性维修;二是加大校园“老建筑”保护力度,建立保护与管理机制,在可逆原则下进行建筑优化,同时充分发挥校园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现实作用和教育意义;三是“一校一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设计体现自身文化内涵的形象标志,推动地方非遗“走亲”等文化项目,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全面推进全国“两创”工作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界别 全刚
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是持续打响“学在湖州”品牌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各区县创建瓶颈集中在资源配置上。建议:一是成立由区县委书记、区县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做到规划布局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公平政策到位、督查考核到位;二是聚焦普遍未达到的“硬件指标”,推进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通过新建扩增、内部挖潜等增加专用教室数量,并全面加强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等建设;三是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校额”“大班额”问题,确保教育财政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将新增用地指标、盘活的存量土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节余指标优先用于教育用地,推行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后备教师以及各学科教师走教等举措,解决整体缺编和学科结构性缺员问题。
关于进一步推广提升“安吉游戏”特色品牌的建议
民盟界别 郭声
“安吉游戏”是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成功典型,其实践探索得到国内外学前教育界高度肯定,被写入国务院报告。为进一步做好推广提升,建议:一是与知名师范类高校合作开展深度理论研究,定期举办教育论坛,并积极向上争取,将相关指标纳入等级幼儿园、教育现代化幼儿园等评价办法指标体系之中;二是推动“安吉游戏”教育模式向义务段教育延伸,在安吉先行试点开展幼小衔接,成熟后向初中段试点推广;三是设立推广专项经费,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先行一步的改革实践园以支持,并及早介入新办实践园环境建设;四是与省内高校建立培训联动体系,并与高校、中高职学校专业课程相衔接,积极向上争取,把“安吉游戏”模式列入国家教师培训计划;五是支持安吉游戏研究中心开展研究、实践、培训工作,加快推进“安吉游戏”国际化进程。
关于持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的建议
民盟界别 盛美勤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议:一是盘活编制,出台适合湖州市域内的班师比或班师比和师生比相结合的核定职工编制办法,统筹调剂编制用于基础教育,同时探索建立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和退休教师资源库,实行动态调整,并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二是定向施策,制定实施乡村青年教师支持计划,修订出台《南太湖教育领军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并创新公办幼儿园合同制教师管理,单独建库,并建立统一的与在编教师同结构同标准的薪酬体系、岗位晋升体系;三是继续加强对现有各级名师和名师工作室的考核力度,完善名优班主任培养和激励机制,与国内名优高校合作培养教育领军人才。
关于创新建立产教对接机制的建议
教育界别 姜义平
当前,我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产教融合常态化推进发展,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建议:一是建立湖州市产业振兴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大数据平台,实现校企人才供需信息精准对接;二是设立湖州市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与专项资金,对接省部级产教融合项目,给予各级各类产教融合项目专项配套资金保障;三是制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工作财政补助政策,及职业院校通过开展产教融合所获取的非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及使用办法,调动企业积极性和提高职业院校对非财政资金的使用自主权和支配权;四是完善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和各类成人教育组成的梯度职教体系,统筹产教融合载体建设。
推进数字化发展 赋能湖州教育高质量现代化
教育界别 陈洪伟
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学在湖州”品牌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升级,提升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加快学校互通的直播课堂平台开发,并以个别学校为试点,打造新技术下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形成一定标准再在全市推广;二是加强精品资源库创建,建设适合湖州教育的本地教育数字资源库,并建立分学科的网络教学空间。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省“之江汇”教育平台,推广运用吴兴区“吴兴E答”;三是打造教育数据大脑,提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处理能力,开展重大改革需求和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分析,推动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