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速全域有机更新 提升工业发展效能

南太湖新区盘活低效用地6967亩

  记者  汉霖

  本报讯  破解要素制约、提升产业集聚、提高用地效率……今年以来,一场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在南太湖新区持续推进。围绕“提质就是扩容”的理念,新区目前已累计盘活提升低效企业139家、低效用地6967亩、闲置厂房65万平方米,成功引进卫蓝新能源、见闻录、久立永兴等27个产业项目,主导产业集聚度由43.1%提升至54.7%,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由16.8万元提升至34.3万元。

  为了能在有限资源中挖掘最大的发展潜能,新区构建起“全领域、全维度、全覆盖”治理体系,通过开展全区企业、项目用地全面排查,摸清家底、找准问题症结,累计排摸低效企业182家、低效用地8358亩。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创新启动工业企业培大育强、低效企业(用地)整治提升、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三大专项行动,既注重单家企业整治提升,又注重片区整体提升,力求实现了由点及面全覆盖。

  在推进全域有机更新过程中,新区坚持正面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重点打好“技改、腾退、改造、收回”组合拳。针对亩均评价较好但存在闲置用地的企业,强化政策激励,鼓励开展“零土地”技改,有力推进士商精密、机床厂等36家企业完成技改提升,消化闲置用地2588亩。针对厂房较好但产业低端的企业开展“腾笼换鸟”,推动遨优动力、恩驰汽车等33家企业实现“腾笼换鸟”,提升低效用地1584亩。针对厂房陈旧且容积率较低的企业,鼓励以厂房改造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完成展望天明、欧兰科技等43家企业厂房改造,提升低效用地987亩。针对“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的片区和企业,积极推动收回收储,累计收回侨光纺织、合山化工等27家企业,共计用地1808亩。

  据了解,新区目前已启动以全域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土地全域治理3.0版,综合运用金融、法律、行政等手段,开展环保应急常态化督查检查,严控低效用地新租赁企业注册,提高低效企业用能和融资成本,倒逼低效企业加快腾退,坚持“领导领衔、部门主抓、街道协同”的工作机制,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版
三大产业挺起经济发展硬脊梁
长兴县成立白茶农合联
提质升级新兴“产业链”
“线上+线下”打通服务企业“任督二脉”
打造安全生产建设标杆
绿水孕育致富经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南太湖新区盘活低效用地6967亩
六企长三角科创赛获奖
推进化妆品“生产无忧”工程
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