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浓墨精绘“村游富农图”

  记者  姚玲利

  本报讯  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的矿坑营地入冬以来有了别样的风光,游客在此流连忘返。“这里原本是废弃的采矿用地,经整治后于今年引进了‘稻颂乾元’项目,带来不小的客流量。”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夏冬冬说,村里引入该项目后采取“两入股三收益”运行模式,村民除了拿股份分红,还能拿租金和薪金。

  “除了城北村,安吉县梅溪镇的红庙村和长兴县和平镇的琛碛村等也陆续引进了文旅项目,通过‘两入股三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财产性、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乡村旅游处认为,这是实施“村游富农”共富计划的成效缩影。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景区镇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全面启动“村游富农”共富计划,通过探索利益联结新模式、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和重点村带薄弱村等方式,走出了一条全域美、产业优、百姓富的乡村旅游蝶变之路。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发展3155家乡村民宿、33家金银百合乡村酒店(星级度假庄园)、49家采摘旅游体验基地、186家生态休闲农场、78家露营营地。今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营收57.48亿元,同比增长7.37%。

  大批村庄因地制宜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等多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村游富农产业体系。特别是在我市去年入选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市后,不少村庄启动了荒地变公园、苗林变景点等建设,并坚持以景区化理念运营,实现了“美丽蜕变”。期间,有的村庄发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辐射效应,带动周边村庄联片开发、联片运营;有的村庄引导乡村能人、社会资本参与,或是联合成立文旅集团、强村公司等,壮大景区村庄的集体经济。

  “乡村有深厚的文化,也能借助文化赋能培育新业态。”安吉县天荒坪镇五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照宏介绍,该村深挖五鹤村民间传说启动“艺术乡建”,联合打造五鹤“云梯花月夜”特色IP,先后推出《五女图》沉浸式演绎、宋韵雅集等10余个子活动,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参加,也带动了村庄的发展。

  “‘村游富农’共富计划实施以来,进一步壮大了乡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乡村产业转型,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文明进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乡村旅游处告诉记者,我市还率先在全省出台十个乡村旅游领域湖州标准,梳理总结了不少示范景区村庄建设运营的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习近平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 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
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浔区多举措治理“一掌柜六先生”
政企合力吹响工业经济年终冲锋号
安吉县上榜我国林业 碳汇试点市(县)名单
智造“油门”用力踩
衣裳街-小西街-状元街 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山间美事盛 谷内产业兴
美丽“共富路”
我市浓墨精绘“村游富农图”
洛武线路灯亮化不可“落伍”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