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骏
“出发!”12月16日上午9时,伴随着大型货车的引擎声,司机吴金贵向记者挥手告别。他的车满载电梯零部件,直奔苏州一处建筑工地。这是老吴当月给沃克斯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发的第5趟车了。
从第三季度开始,沃克斯迅达的生产车间已经出现了24小时连轴生产的情况,董事长李小林惊喜地表示:“好像又回到了4年前的发展黄金期。”
与火热的生产形势相伴的是火热的生产数据:今年1至11月,沃克斯迅达电梯发运台量1.8万台,同比增长10%。
在今年电梯产业发展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中,这家电梯企业逆势上扬的秘诀在哪里?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经过2个月的驻点观察,记者找到了一个字——预。
“预”在布局
盯紧中东市场、联络印尼客商……虽然疫情复杂,但这几个月来,沃克斯迅达市场推广部经理凌思捷一直在与海外客户联系。
4年前,和国内大部分同行一样,沃克斯迅达的产品基本销在国内,出口占总营收的份额不到2%。“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同行都把眼睛盯在国内市场上。”沃克斯迅达联席CEO郭瑞德说,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给了电梯产业很大拉动,各路厂商满足于国内的大蛋糕。
“居安思危,我们预感到房地产业迟早会面临调整,需要有新的发展空间。”郭瑞德说,从2019年,企业开始全面布局海外市场。
决心“走出去”的沃克斯迅达面临过痛苦,比如精力投放问题,又比如各国的文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都不同等。
“在精力投放上,我们只能选择战略性放弃一点国内市场。而应对各国大相径庭的要求,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格局。”郭瑞德说,为了迅速抢占海外市场,企业选择组建“朋友圈”,与当地团队合作。在专业上严格把关、在市场营销方面充分放权,“严格+信任=共赢”的方程式让沃克斯迅达极速扩张。
4年时间,沃克斯迅达将电梯卖到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台量平均每年以25%递增,如今外销已占到了总营收的12%。
值得一提的是,在沃克斯迅达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的第二年,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事实证明,我们这一步是走对了。”李小林说,通过这几年的预先布局,沃克斯迅达打造了“国内为主,海外快增”的市场格局,做到了“两条腿”走路。
“预”在精算
“办企业,既要抱西瓜,也要捡芝麻。”每当采访李小林,他都不忘带上这句话。
早在市场“寒意”来临前,沃克斯迅达就刀刃向内展开内部调整。而调整的重点,就在“精算”二字。
在企业蹲点的这段时间,记者发现沃克斯迅达的各个生产班组,都在踊跃参与一个名为“赛马”的活动,活动的核心就是降本增效。
“发展黄金期,企业往往对降本不够重视。但员工的生产习惯一旦养成,想改过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李小林说,企业要对未知风险留足后手,做好预判。
10月24日,记者在沃克斯迅达的电梯成品区看到,工人正在给发货库位编号。“以前叉货就听‘呼唤’,冤枉路跑了不少。”叉车工费海涛说,这次给库位编号是他们几个一线工人想出来的方法,有号码的库位用小看板管理,是否作业一目了然,叉车工可以“满叉跑、不落地、一步就位”。
半个月后,记者再次遇到费海涛,他说,用了这办法,叉车油费已经省了好几百元,管理层说会给大家发奖励。
降本增效,还要从设备入手。沃克斯迅达每年需要使用上万吨钢材。“利用率增加一个点,效益就能提升一大截。”郭瑞德说,原来使用传统剪板机,钢板利用率不到80%。现在使用激光切割机,下料快、尺寸准确,边角料还能做成垫片等小件产品,钢板利用率达到95%。
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仅企业的设备运行步入良性循环,而且产品合格率、成材率、电耗等指标也有了明显提升。据企业统计,与3年前相比,现在每年可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
“当时,还有人议论老板‘抠门’,现在回头看看,不少同行在停工。我们没降薪也没裁员,就知道自己‘折腾’的意义了。”员工沈小琴说。
“预”在投入
10月30日,在沃克斯迅达生产车间,近20台自动化设备正在作业,一名工人在控制面板上输入指令。记者看到,电梯智能化看板上闪现出一个生产订单:
“苏州37部电梯”。
生产指令触发的同时,数字化协同生产同时在各供应商平台生效,上游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同步开工生产。
如今,企业的数字化设备并不稀奇,但沃克斯迅达的这套设备,早在9年前就开始投用了。
“早一天用,就早一天出效益。”预先投入,是李小林的生产理念。从2013年开始,沃克斯迅达电梯斥资数千万元,从意大利相继引进了钣金加工、焊接等3大系列自动化产线,做到了产品生产一条龙,实现了人工制造向自动化生产转型,这也为企业现阶段提供了高效的生产力。
疫情之下,人工短缺问题凸显,沃克斯迅达在数字化、自动化上的优势也随之放大。但郭瑞德也有隐忧:已经时常出现的“价格战”可能会成为常态,必须继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跳出“价格战”陷阱。
“我们企业已经走过了44个年头,与改革开放同龄。”李小林说,沃克斯迅达有信心杀出重围,避开“价格战”,在高端市场上搏杀。“竞争优势,讲到底还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所以这个‘预’字是最重要的。”
过去用一个“预”字,沃克斯迅达拥有了现在。李小林说,他们还用这个“预”字掌握发展之钥:预先投入、加大创新力度,“未来,技高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