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委统战部积极响应市委“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号召,充分发挥我市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资源丰富、联系广泛优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共富活动载体,开出“E享未来”“乡贤带富”两趟共富班车,积极助力湖州“共同富裕绿色样本”建设,奋力书写统战系统实干争先高分答卷。
市委统战部会同市欧美同学会团结引领全市归国留学人员代表,以发挥欧美同学会独特人才资源优势为抓手,聚焦全市1.3万名随迁子女和内地民族班学生所需,帮助随迁子女及内地民族班学生提振信心、开拓视野、增强能力、感受社会温暖,携手一起向未来,真正以“E享未来”班车的小切口助力共同富裕的大场景。
公益讲座强化教育引导
遴选150余名各级欧美同学会会员,组建市、区县两级7个“公益宣讲团”,每月结合时事热点、专业专长给结对学校学生开展公益讲座1-2次,有效引导随迁子女和内地民族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科普、人文、励志等各类主题宣讲200余次,受众学生达1.7万余人次,《开学第一课》《太阳为什么这么红》等主题讲座获新华网、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结对帮扶加强关心关爱
以生活需要关心、学习需要关注、心理需要关爱的学生为重点,开展“大手牵小手·一起向未来”结对活动,248名欧美同学会会员与386名随迁子女及内地民族班学生形成结对联系。会员们在“良师益友”和“海归大朋友”的角色驱动下,坚持“每季一次联系,每学期一次走访,每年办一件实事(帮助解决一个实际困难)”,累计开展结对联系600余次、结对走访350余次、解决困难100余件。
研学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充分发挥欧美同学会会员联系广泛、学识渊博的优势,主动参与融入各结对学校每学期开展的丰富研学活动,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帮助3000余名组织随迁子女和内地民族班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充分挖掘湖州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累计组织到沈家本历史文化园、安吉余村、大学研究院等地开展研学活动90多次,开展包粽子、做雪饺、绘团扇等特色文化实践活动80余场次。
学习矩阵培育学习兴趣
针对随迁子女和内地民族班学生高素质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依托吉利长兴新能源汽车、浙大湖州研究院等欧美同学会会员单位的资源禀赋,探索组建了现代化汽车装配车间、集群机器人自主导航研究中心等学习矩阵72个,为学生提供现场观摩、暑期实践的活动场所和载体。结合会员个人特长,通过会校合作,组建曲棍球、篮球、足球等特色兴趣小组66个,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助学基金助推纾困解难
引导广大欧美同学会会员弘扬“留学报国、奉献社会”的优良传统,设立“E享未来”随迁子女助学基金7个,总金额达260余万元。助学基金设立以来,已通过“设立爱心读书角”“捐赠学习礼包”“捐赠文体器材”“发放优秀奖学金”等多种形式,惠及家庭困难的随迁子女和民族内地班学生760多名,为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走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提供了暖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