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见习记者  孙东玉

  本报讯 “徐医生,我发热都三天了,麻烦您帮我看看……”近日,在康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室里,主任徐巍正在根据患者的症状描述,为病人测量体温、讲解病情、开具药方。门诊室外的走廊上,等待就诊的患者已经排起了长队。

  最近这段时间,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新区各个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常态。突然骤增的发热患者,让卫生服务中心的西药退烧药一度紧缺。特殊情况下,龙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同步开出了中药方子,治疗退烧、身体疼痛及咳嗽等症状。为了避免患者等待时间过长,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其他科室的医护们也一同加入分药队伍。他们加快节奏、简化流程,让患者尽快拿到药。

  在诊疗过程中,不少医护人员也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面对这样的现状,新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各自症状较轻、身体有所恢复的医护人员召集起来,分批次安排大家轮班值守。

  “现在是我们医护人员最艰难的时候,也是病人就医最困难的时候,我身体还能坚持,多一个人上班,可以让患者少等一分钟。”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晨说。目前该中心每日就诊的患者人数在1000到1500人次之间,相较以往人数翻了一倍,为应对群众的就医需求,他已经连续在门诊值班半个多月,每天满负荷运转。

  除提供24小时的线下门诊服务外,新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开启了线上问诊、上门问诊等服务。趁着过了就诊高峰时段,杨家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陆琴琴与同事一起为80多岁的王大爷进行线上诊疗。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陆琴琴和同事确认好大爷的症状,随后再让医护人员上门送药。

  此外,由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起的家庭医生团队,也一直在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孕妇、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群体提供着多样化的诊疗服务。在凤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滨河卫生站服务的居民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人口在2500人左右,占常住人口的33%。近期,该站站长邹琴琴从早跑到晚,不停歇地为电话求助的群众提供上门诊疗等服务。

  “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向社区医院倾斜,下一步我们将关注辖区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包括组织街道小分队进行重点人群上门排摸,联系市级医院为重点人群开通绿色通道,联合其他部门筹备血氧仪、吸氧机等关键医疗物资,全心全意为新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新区社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区县
南太湖新区崛起发展新势力
国内首款伴随式月球车亮相
发放6万余份“健康防疫包”
十条意见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新增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
新区首个省级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诞生
七里亭港成为省级美丽河湖
专项整治“飞线”除安全隐患
“共享药房”传递爱与温暖
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