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庭楠
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为工具,通过以人为本、协同共享、统筹整合的建设理念,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数字化重塑,体现了“三生融合”式发展的价值理念。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数字乡村建设为共同富裕构建协调推进的统筹机制。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平台,推动产业、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均衡化发展。构建起突破行业层级和区域空间制约的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的大农业,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积极地开展交换、互动,不断激发潜力,有力地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化,城乡发展无差异化。一是发掘乡村潜在资源,激发创造共富活力。通过对乡村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相关软环境的改善提升,通过对乡村特有资源要素数字化,并以数字平台进行扩散分享,尤其是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特有的“乡愁味”“乡土味”,借助数字乡村平台,发挥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促进人人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破解数字鸿沟造成的数据流梗阻。二是以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统筹发展格局。数字乡村建设助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共同富裕搭建起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应用的溢出效应,搭建起产业融合发展的渠道,比如长兴县以打造“未来乡村”的契机,通过对乡域内湖羊产业、芦笋种植、乡村旅游、农家乐餐饮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以数据为产业“血液”,将乡村相关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乡村产业协调统筹的发展格局。
数字乡村建设为共同富裕提供资源要素的融合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发动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构建起普惠性、开放性的产业数字服务平台。一是以资源数字化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受传统运行模式的限制,以数字乡村建设为载体,构建起乡村产业抱团发展模式。在数字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吸引多元社会资源要素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中。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基础,将各乡村资源数字化转型,成为乡村振兴新型资源要素。通过要素参与实现产业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格局,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壮大,同时推进共同富裕战略。二是以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促共富。通过发挥数字平台及技术的扩散效应对乡村特色产业赋能,提升产业影响力,以此吸引社会资本为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为乡村推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比如长兴县吕山乡,前期由全乡9村抱团新建传统湖羊产业园,后期通过吸引大企业注资入驻,并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将传统产业蜕变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使传统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同时实现共同富裕上的精准帮扶和科学发力, 让低收入群众在产业扶持下,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让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提供新的参考案例。
数字乡村建设为共同富裕搭建全员共享的普惠机制。全员共享的普惠机制是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特征,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重点做好数字化的政策、资源等因素的引导和配套,尤其要将农业数字化、农村电商化、金融普惠化等相关方面的扶持,让占农村主体地位的小农户更加充分地收获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红利,让共同富裕在乡村发展中发挥出新实效。一是创新数字场景应用,引导共富资源共享。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农资、农机等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供需信息不对称,缺乏互动交流平台和机制,而数字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突破原有在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痛点,以农资要素数字化,搭建应用平台,实现资源要素共享,以此释放数字技术带来的技术应用的红利,这正如“滴滴农机”应用平台的开发,为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突破口。二是创新数字金融应用,助推金融要素保障。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金融信用线上管理平台,搭建起乡村金融信贷管理体系,打破传统金融的普惠壁垒,降低金融信贷服务成本,形成以数字技术推动金融机构为乡村更多小农户提供融资服务保障。
数字乡村建设为共同富裕保障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通过现代信息科技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普及率,为农民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生活提供服务保障。通过数字技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为乡村在村庄治理、产业发展、党建村务、村风民约等方面提供多元协同、数据共享等多功能的平台整合功能。 一是以数字赋能优化产业数字转型。农业数字化正重构传统农业、特色农业的生产模式,改变由以往凭经验、感知判断,转变为凭数据进行科学决策。以数字技术及平台助力,让乡村特色传统产业发挥独有魅力,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以农业大数据点燃传统农业的现代“星星之火”,让乡村产业发展未来有“数”可期。比如长兴县正是通过数字技术将原有传统村民“零星式”湖羊养殖产业,打造成现代数字化“火炬”产业,把传统养殖模式转型为现代化示范产业。通过发挥数字技术的扩散效应,推动共富进程中“一个不能少”的成效。二是以数字创新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首先,以数字技术提高产业发展对外界客观数据的把控能力,如气温、温度、营养状况等;借助信息化设备科学精准地将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技术助推乡村特色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农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以数字平台为农产品产销提供渠道和平台。最后,数字技术搭建农产品质量追溯、销售机制,推进农产品产销数字化,保障产品质量全过程透明化,突破传统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信息不透明,保障消费群体对农村产业的品质信任,实现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系长兴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