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好乡村防疫门

长兴县虹星桥镇宋高村组织党员志愿者、医护人员为村民普及防疫知识。
德清县新市镇丰年村的家庭医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长兴县吕山乡胥仓村党员、巾帼志愿者开展“防疫用品 护你健康”活动。

  后天,就是壬寅年除夕了。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早已不是单纯的一次长途跋涉,而是一场“守候的人”和“回家的人”的双向奔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这场“双向奔赴”中不止有你我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忙碌起来。

  我市纳入农村地区管理的村(社)914个,常住人口115.7万人。眼下,随着返乡人员增多、流动性加大,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迎来考验,各项措施有没有落实到位备受关注。为此,记者连日来走访多地农村进行调查采访。

  文/记者  陆晓芬  摄/王树成  陆一平  陈海伟 

  资源下沉  假期不慌

  “这个灵的,刚测了血压和血氧,指标正常,这个小屋春节也会开,心里总安心点。”1月17日一早,吴兴区八里店镇紫金桥村村民王根法前来“探宝”。

  王根法口中的“灵”说的是村里的“健共体驿站”。事实上,它就是由原先“核酸检测小屋”“发热诊疗站”“共享药房”一路升级而来。2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可提供抗原、血氧、血压、体温等检测。驿站负责人章凯说,驻点志愿者前期经过培训,对正确检测和“阳康”咨询、健康指导等服务很清楚。

  “这间小屋将在接下来包括春节的20天里,为村民持续提供四大类12项健康服务,方便村民春节期间简单就诊,如有需要村民也可过来领取共享的药品。”章凯说。现场,陆续前来的村民大多数是“阳康”老人咨询虚弱无力等身体情况。章凯一一告知别紧张、注意休养,大约个把月后就能恢复。

  偏远山村,前期人员流动性相对不大,但随着春节返乡,疫情防控将迎来考验。那么,医疗服务能不能跟上?“春节期间,针对医疗服务较为薄弱的偏远山村,我们继续启动流动巡诊车进村,确保村民的健康安全。”安吉县卫健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朱晖向记者坦言,目前农村急需药品基本齐全,村民如有发热等情况就近诊疗和拿药即可,但安吉县部分地处深山的乡村,多为留守老人且伴有基础病,征求相应村的意见后,该县决定将流动巡诊车在春节期间继续开进村庄。

  记者看到,流动巡诊车如同一座小型的“智慧流动医院”,车上配有基础的诊断设备,可联网刷医保卡,全科医生随车进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健康服务。

  独居不意味着与社会完全隔绝,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处在“保护网”最脆弱的位置。湖州对此也有了解法。日前,家住南浔区和孚镇的高龄独居老人巴月泉突发咳嗽不止,赶紧按下床头“红绿双键”的红色按键,接到求助信号的和孚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施思以最快速度赶往老人家里。

  一番检查下来,老人情况还好,离开时,施思叮嘱老人,如再有不适,及时按键,医生一定尽快赶来。“快过年了,就怕身体哪里不舒服,现在按下键,医生就会来,像家人一样。”巴月泉连表谢意。

  据悉,眼前这个“红绿双键”可不简单,“红键”是医疗服务,“绿键”是生活服务,老人按键就可呼叫相应服务。南浔区首批2000户8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孤寡老人及低保低边家庭老人,已经免费安装“红绿双键”智能助老设备。春节期间将通过养老服务热线值班调度,有效聚合社会养老资源,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

  全员上阵  “疫”路相护

  春节脚步愈近,德清县莫干山镇劳岭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邱永强心头的弦绷得愈紧。

  劳岭村是国内有名的民宿村,全国首家“洋家乐”就开设于此。“目前村里80多家民宿预定量还不错,游客加上返乡人员,我们一刻都不敢松懈。”他直言,还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村民志愿者和民宿主等组建了一个“加油2023”的微信群,随时汇报村民和游客的即时动态,32名微信群成员亦是劳岭村应急送医车队成员,筑牢应急补充资源防线。

  连日来,邱永强和村干部、网格员一起,持续奔波在各自的责任片区上,挨家挨户告知事项:前期发放的联系卡里的电话存在手机上,24小时可随时接听村民求助;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设立了“便民药箱”,药箱里已放入退烧、清热等药物,供有需要的村民取用,同时最大限度优先保障春节期间基础病情重、发病的高龄老人的用药需求;民宿主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近日,瀛轩民宿主陈红仙又网购了一批消毒物资。她告诉记者,春节是个“大考”,服务做得好不好事关重要。“入住前,我们在房间全部做好消杀工作,为每名入住客配备一套免洗消毒液和消毒喷雾。”她说,这几天也在陆续跟客人确认身体状况,如有不适也会委婉拒绝,毕竟民宿来往人多,“目前客房已经订到正月十三,相信兔年会更好。”

  为安全过年、健康回家,湖州推动行政力量下沉,在“五包一”责任制的基础上,市区县下沉干部2827人,整合包联干部、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等29384名下沉力量,建立责任落实、返乡人员、重点人群、居家治疗等“四张清单”,春节期间驻村及时回应村民需求。

  “费阿爹,今天身体怎么样,感觉好点没?”前天上午,还未进门,南浔区双林镇后坝村网格员周聪聪隔着门就问好,还拎着刚买的橘子、八宝粥等。

  1月9日,周聪聪到费阿毛家走访时,老人正躺在床上,有些神志不清。他一量老人体温,发现超过38.5℃,赶紧开上私家车,将他送到双林人民医院。经过两天的治疗,老人身体状况终于好转。费阿毛是孤寡老人,平时一人居住,周聪聪此次前来想邀请费阿毛到他家吃年夜饭,省得老人劳累和冷清。

  “聪聪就像家人一样,我生病的那几天,下不了床做饭,是他送菜送饭照顾我。”费阿毛告诉记者。

  眼下,和周聪聪一样,全市迅速组建的4172支健康服务小分队活跃在乡村,当起困难村民的“代购员”“接送员”“服务员”,全力以赴保障村民健康欢乐过春节。

  始终在线  心里有底

  1月16日早上8时,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社区服务站村医谈冬梅正在下村巡诊。身穿白大褂的谈冬梅步履匆匆,一进门就掏出血压计和听诊器,动作很麻利。

  “上个月最忙的一天,我在服务站接诊了90多名病人。”谈冬梅说,春节期间老人仍然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人,要提早做好并发症排查,为他们抓住黄金治疗期。”谈冬梅说,这个春节不准备出远门,要确保村民“喊一声”,自己15分钟左右就能到。

  梳理农村地区“两慢病”、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信息,分成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三类。眼下,湖州分别实施红、黄、绿三色电子建档,89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根据不同标签开展分类医疗指导。

  为了更好地解决全市特殊困难群体急需医疗物资的需求,各区县还陆续开通12345防疫救急服务专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从目前接听来电情况看,主要诉求集中在用药、就医等方面。”市12345政府阳光热线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当前中心全员上阵,24小时在线,全力做到“你呼我应”。对于符合要求的群众来电诉求,由 12345救急专线交办至有关责任部门,然后再联系所属乡镇(街道),安排落实人员上门开展巡诊服务。

  春节期间,农村如发生重症,转运有无问题?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胡小军告诉记者,目前依托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上下转诊开通绿色通道,凡是遇到重症患者,将第一时间指派救护车送至上级医院。目前,湖州急诊量趋于日常,重症患者也在陆续出院,准备回家过年。

  记者从市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综合协调组了解到,随着返乡高峰的到来,我市把工作重点放在防止感染率尤其是老年人感染率短期大幅快速增加,持续精准配置资源力量,保持下沉力量不减弱、联系服务不减少,持续守好农村防疫门。

  乡村,是大后方,也是无数游子牵挂的故土。守住这一重要防疫线,不能掉以轻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守好乡村防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