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全市应急管理系统2022年工作亮点回眸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2年,湖州应急管理工作用忠诚担当,交出了一份勇毅前行的优秀答卷。

  创新开展安全隐患“洗楼”式排查见底行动,给企业吃上定心丸;全力抵御“轩岚诺”“梅花”双台风,为人民撑起安全伞;在安吉成功举办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会场活动,为湖州打响应急品牌……

  去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应急管理厅的指导下,锚定“遏重大、控较大、保安全”工作目标,以“七张问题清单之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整改工作为抓手,以责任体系全覆盖为核心,创新谋划实施应急管理“十百千万”工程,融合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和“除险保安”专项整治,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除险保安  勤排查

  “油烟催化要定期清洗,燃气报警器一定要装在燃气阀门边上……”去年8月,德清县开展安全生产“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对阜溪街道沿街餐饮店的燃气设备运行、报警装置安装、油烟管道及灶具是否定期清理等情况进行排查。

  安全生产是企业抵御各项风险的堡垒。去年以来,我市应急管理系统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领域“除险保安”专项行动,结合“三年行动”、平安暗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努力消除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

  “我们通过开展全域性隐患排查、周期性检查督查,推进落实‘1030’工作督查机制,实行‘每月一安全重点、每月一督查检查、每月一晾晒通报’。”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检查单位(场所)7.6万家次、发现问题隐患20.3万余处,整改率98.79%;市安委办累计暗访抽查企业(场所)592处,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1356个。

  在深化专项整治上,我市应急管理系统高质量打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收官战,市级层面707项任务清单、县级层面4133项任务清单均于去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市公安、建设、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途安3号”夏季交通安全专项行动,现场查处违法行为14.34万起,打击高铁站“黑车”团伙并刑事拘留14人,淘汰注销非标电动自行车41万辆;“一园一策”加快推进全市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全市6家化工园区全部通过省厅安全评定;深入推进高危细分领域和化工医药企业专项整治。

  此外,我市应急管理系统深化标准提质,在全省率先实施“千企贯标”行动,出台《关于深化工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意见》,用标准模式和精准流程控制风险因素,去年累计创建三级标准化企业1751家,培育市级标准化示范企业15家。出台《砂洗印染企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湖州市化工园区“五个一体化”建设标准(试行)》等“十项标准”,新增发布威亚、新西兰滑板车2个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管理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防灾减灾  强实战 

  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暴雨、洪水、雷击、泥石流……往往就发生在身边。去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事业,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在尽早防范、落细于前上下足功夫。

  为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我市全面开展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成外业调查数据5190条,上报国家普查系统数据1.5万余条,质检率100%,上报率100%。围绕防汛防台“八张风险清单”开展重点领域整治,累计检查山洪灾害防御村落、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水库山塘等重点区域2.6万处,排查隐患问题604处,均完成整改或落实管控措施。

  去年6月,我市开展“安澜·2022”防汛防台应急实战演练。本次演练以台汛期抢险救援为主线,模拟受台风影响,我市境内出现多处水域有人员被困、内河水位偏高、临崖道路滑坡、山洪暴发等险情,按照指挥决策、研判会商、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等内容,检验我市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防汛防台指挥、处置全过程。

  除了加强演练,提升防范意识外,我市应急管理系统还编制了《湖州市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台风洪涝)“五停”工作指引》,将“五断”工作指引纳入11个市级部门防汛防台预案体系。从严落实“叫应”机制,强化基层责任人和党政领导临灾“叫应”,加大梅汛期间基层责任人“六问”抽查力度,解决好预警“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每1至3公里范围内布设 1处消防水箱或水池,形成“1公里水源供给圈”。

  为全面打赢防汛防台硬战,我市应急管理系统落实区县领导包保责任人及乡(镇、街道)行政责任人1076人和各类基层防汛责任人16464人,落实特殊群体223人“一户一策”避险方案及转移责任人,村主要负责人和转移责任人掌上应急移动端开通率100%。尤其是在“轩岚诺”“梅花”超强台风期间,对照“八张风险清单”,督促各部门、各区县做好1340处重点风险点位闭环管理,按照“一户不漏、一人不漏、应转尽转、应转快转”原则转移7.4万余名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力保障全市“河湖安澜”。

  应急救援  提能力

  为促进社会救援力量健康发展,推动形成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去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在坚持“防为主、防为上”方针的同时,努力锤炼“拉得出、用得上”的高招,多措并举抓好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培育工作,高效构建我市应急救援体系。

  从救援队伍上讲,我市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03支,其中社会化队伍23支、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35支、专业队伍40支、森林防火队伍5支,初步实现城镇15分钟、乡村30分钟应急救援圈。组织“救在身边”汛期施救技能竞赛、长三角区域(湖锡宣)森林火灾联合扑救实战演练。积极推进预案修编,印发应急预案42个,完成率75%。

  从物资保障上讲,我市应急管理系统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救灾物资共用共享、调拨运输、日常管理等6大制度体系,出台《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规范》《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范》2项标准,储备大型排涝泵车、冲锋舟等283类共计333万余件价值1000余万元救灾物资,规范化提升172个避灾安置场所(全市共建成避灾安置场所1103处,面积50.4万平方米,规范化率达96.5%),确保物资备得足、调得动、运得出、用得上。

  此外,我市应急管理系统不断提升数字应急能力,全力推动“工业企业安全在线、防汛防台在线、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监管”三大数字应急应用,谋划“救在身边”湖州应急公共服务端,目前已归集整合2.8万类、38万条湖州应急数据资源,在湖州应急管理公众号上线“四记平安”功能,实现风险隐患、突发事件“随时记、随手记、随处记、随人记”,并与湖州应急联动指挥平台打通数据和业务流转,实现各类风险隐患上报、分发、处置、反馈全闭环管理。

  固本强基  筑堡垒

  去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全省社区应急体系改革现场会在湖州召开,来自各市(县、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赴吴兴余家漾社区、织里云村社区、长兴山湖花园社区,实地参观考察社区应急体系改革工作。

  社区是应急管理的最前沿阵地,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层基础。推进社区应急体系改革,能更好地发挥城乡社区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的作用,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家园。去年7月,吴兴区被列为全省11个社区应急体系改革试点区县之一。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我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补齐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短板,将风险隐患处置在“神经末梢”,全力打造社区应急体系改革的样板地。

  这是我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的生动体现。为进一步打通“神经末梢”,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联合市两办督查室先后2次实施“全覆盖”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专项督查,为74个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站配备应急执法车辆,配足应急管理人员675人,其中专职人员452人、持证人员194人;35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10支社会救援队伍与乡镇(街道)达成合作,切实筑牢事故防范化解、灾害应对处置的“第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我市应急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技能水平,开展“十万员工”大培训,实现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安全”、安全管理人员“会安全”、岗位操作人员“懂安全”,十万员工培训合格14.1万人次(含“三项岗位人员”),与省、市下达任务数相比,完成率分别为183.8%、141%。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我市应急管理系统在安吉成功举办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会场活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推送公益短信423.4万余条,发放宣传材料36.5万余份,举办培训和讲座150余场,开展各类应急疏散演练近300余场,编发《安全生产领域20大违法典型案例汇编》,利用“看见”栏目、“小璐说安全”、“防范于未然”主播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立体宣传矩阵,在2022年省对市应急管理新闻宣传考核中位列全省第1。

  文/邵丹红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市应急管理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市应急管理系统2022年工作亮点回眸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