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志炜
正月初六,湖州大地还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一场以“雁归新湖州·共建南太湖”为主题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湖州籍大学生新春恳谈会如约而至。
激扬的青春梦,浓郁的家乡情。活动中,80多名湖州籍优秀学子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感知家乡新变化,共话家乡发展。“我们愿意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座谈交流中,不少大学生如是说道。
心系“雁归”
打造就业创业新环境
吸引广大学子回乡创业就业,要叙造福桑梓的情怀,更要谈事业发展的机遇。“湖州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湖州。湖州是一个有梦的地方,是一个能让你梦想成真的地方。”座谈会上,市领导的讲话铿锵有力。
今天的湖州,正全面实施“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加快推进“六个新湖州”建设,正升腾起经济发展的奋进之势、城市能级的跃变之势、干部群众的争先之势,日益展现的美好前景为青年创新创业、建功立业、回报桑梓提供了广阔舞台。
“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南太湖新区成立、新中心医院建立、西塞山科技谷开园、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的召开、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正式开建等,都让我倍感骄傲和自豪。”硕士应届毕业生鲍策奔在实地参观湖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后倍感振奋,他说,湖州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好地方,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资源也是安居乐业的上佳选择。
湖州呼唤广大游子回乡的赤诚令人感动。以更大力度、更大气魄、更大手笔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更令与会学子振奋不已。恳谈会上,相关负责人就湖州人才政策、就业形势、就业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介绍,在湖创新创业大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让返乡学子们对湖州干事创业的新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创业期间,我享受了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贷款贴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可以说没有最初的那笔30万元创业贷款,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功。”“90后”返乡创业青年徐嘉蔚说,如今家乡的创业环境不断提档升级,创业政策越来越丰厚、创业平台越来越优质、创业服务越来越周到,正是广大学子来湖州创业的大好时机。
据悉,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全力打造“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4.0”“博士双创新政”等系列政策。全年招引大学生及博士10.6万人,其中青年大学生4.9万人、青年博士343人,为湖州高质量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赋能“归雁”
增添人才发展新动能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人才进得来,如何留得住?针对这个问题,与会学子纷纷畅谈建议。
“应当通过相关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人才主观能动性。”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施雪霏说,近年来,家乡在人才项目申报、进修、博士后进站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才培养的氛围,身边许多的本科生变成了硕士生、硕士生变成了博士生。她希望,接下来政府能多组织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知识启蒙方面的培训,让人才在事业发展上能有更清晰的定位、更大的突破。
目前,湖州已引育各类新型研发机构45家,其中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浙大湖州研究院集聚各类人才1126名,孵化和引进产业化项目51个。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专职科研人员陈翔认为,增强人才主观能动性,搭好平台至关重要。“这些承接人才的高能级平台不仅给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也让我们对湖州未来的科研环境充满了信心。”他说。
据悉,去年以来,湖州聚焦人才成长积极推进“青创新城”建设,新建合作高校人才工作站20个、实训基地296个,提供大学生实习实训岗位8861个;累计建成大学生创业示范园40家,入驻大学生创业主体4393个;持续打响“南太湖杯”创新创业等赛事品牌,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双创助推器”作用,全市发放贷款4.47亿元,贴息2628万元,扶持创业3373人、带动就业1.2万人。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来湖州成就美好人生。当前湖州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更有理由吸引广大优秀人才来湖干事创业。恳谈会上,还发布了湖州市面向全球公开招引百名紧缺急需专业博士公告,为湖州市大学生引才大使颁发聘书。接下来,我市将奋力推进青创新城“大建设”,深化“东进南拓西联北扩中优”大学生招引机制,持续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招引直通车品牌,全年引进大学生9万人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