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春第一会”,起步即冲刺!

  记者 李则名 张斌 廖莹 赵斌

  徐超 童宁盈 徐震

  开局关乎全局。新春开工第一天,全市深化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推进大会打响了开局发令枪。这两天,湖州各地也陆续召开“新春第一会”。各地大会聚焦了什么?定下了什么目标?有哪些打法招数?……会场上透露的信息激荡人心。

  吴兴:

  “双十双百”打造新青年城市

  吴兴区委主要负责人在全区实干争先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接下来将以“油门踩死”的速度推进新青年城市“双十双百”攻坚,新招引十个计划投资超百亿项目,快推进十个年内投资超百亿项目,确保新青年中心、奥青汇等标志性项目尽快出形象,不断拉高东部天际线。

  从设区开始,吴兴就瞄准“湖城向东看”这篇大文章。因势利导和顺势而为之下,东部新城成为全市重大项目落地和基础设施提升的核心区域之一。眼下,吴兴东部新城正一派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涉及吴兴区中医院、诸葛小学、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在建项目103个。

  2023年,吴兴着手组建了政策考核、投资推进、开放招商、全域整治、建设更新、人才创新、文旅创国、国企发展“八大专班”,推动“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蔚然成风;同时,策划组织以新青年城市形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市区一体、奋进奔跑赶超,不断丰富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努力让东部新城以“每月都有新变化”的速度拔节生长。

  同时,以更大力度谋划城市经济、发展现代工业、连片未来农业,不断推动东部新城提质扩容、产业提档升级、项目提速增效。力争三年内实现东部新城新居民本土化率78%以上、购房率65%以上、社保率75%以上、家庭成员随迁率75%以上,吸引一大批青年才俊落户吴兴,加快推动东部新城出形象、聚人气,尽早将美好蓝图转化为现实图景。

  南浔:

  “取消门票”打开“新大门”

  南浔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中文化积淀最深、保存最完好的古镇,也是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南浔区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2023年,将以古镇永久取消门票为开篇,集中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发展商圈经济、社区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精准引进以“自带流量”和“吸引年轻人”为主体的新业态,在人口集聚、人气提升中实现消费市场新的复苏和繁荣。

  古镇免费开放后,南浔区将推动实现南浔古镇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广大游客特色化、多层次旅游需求。深入推进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发展,促进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夜间旅游提质升级。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做强国内旅游,振兴国际旅游,使旅游成为宣传南浔城市名片的重要窗口。

  同时,该区还将提升承办会展赛事的能力,加快全面规划、统一营销和整体推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内企业商务合作洽谈地及运作交流集散地。树立整体营销理念,对于层次高、影响大、综合带动效应强的会议、会展和赛事,像招商引才一样主动争取。同时,不断创新招会引赛的举措,组建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服务,不断完善提升城市会展功能,提升承办能力。

  德清:

  创新制胜培育新增长极

  地信智慧城产业布局、平台建设、商业业态等正开展迭代规划,嬴彻科技4×2自动驾驶重卡正在进行高速自动驾驶测试,之江实验室AI莫干山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新春开年,德清高质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工作已如火如荼。

  在推动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的建设中,科创要素成为最鲜明的标识。德清县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推进大会强调,将进一步强化创新制胜的导向。要高标准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建设,引进具有内生动力的创新资源,集聚各方力量打造“一城一圈一谷”新增长极。

  围绕“323”现代产业体系,德清将优化大科学装置、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资源定位和布局,做实科创金融,做强平台载体,迭代升级产学研“德清模式”,塑造更多裂变源、爆发点。通过全力打造全球地理信息创新策源地,释放“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动能等,集聚一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加快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创新成果。

  同时,乘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以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建设为支点,德清也将持续做好接沪融杭、链接国际的两篇升级文章,加深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创新中心落户德清之后的溢出效应,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发展。

  长兴:

  在“主战场”做强实体经济

  作为长兴县经济发展的引擎,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2年交出了经济发展高分答卷,全年完成税收64.6亿元,同比增长8.8%;规上产值870亿元,同比增长35.6%;实到外资1.81亿美元,同比增长86.5%,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长兴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六创六比六看”行动动员大会指出,实体经济是县域发展之基,也是“争一流”的最硬核支撑。新的一年,将继续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作为最宝贵财富,以“拼抢”姿态做好经济建设各项工作。

  经济发展,项目为王。长兴通过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创新“基金+股权+项目”招商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招引链主型企业以及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以产业链协同招商促进建链、延链、补链。

  同时,强化“项目签约即移交”的“零时差”推进机制,根据项目特点搭建“一站式”服务专班,按照开工前完成审批的要求倒排计划;强化数字化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企业服务及时感知、主动上门、高效运行的“数字+服务+管理”的新形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做到“只服务、不干预,只帮忙、不添乱”,真正把服务做到企业“急需处”、帮忙帮到“心坎上”,让“凤凰”引得来,更要留得住。

  安吉:

  从大余村到共富“十百千万”

  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近年来,余村品牌力持续提升,在实现本村富裕的同时,也在积极带动周边其他兄弟村的发展。2020年开始,就牵手邻居4个村共建共享、共治共富。2022年,又拓展了“大余村”的范围。

  以余村为牵引,安吉创新推出“余村合伙人”计划,建设区域强村富民公司,优化“两入股三收益”共富机制,统筹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在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安吉县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推进暨经济发展、能力作风建设大会提出,2023年,将强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域土地整治、共富“十百千万”工程为一体的城乡能级提升工程。尤其是以“十百千万”工程为依托,建设10个以上大型共富产业园、100个以上小型共富产业园、1000家以上共富乡宿、10万套以上职工公寓,同时推动“以绿色为底色、红色为根脉、黄色为丰收、蓝色为民宿、橙色为项目”的新一轮农村道路建设在安吉全面启动,确保3000公里的五彩共富路建设目标高效完成。

  2023年,安吉将紧盯参与性强的大型旅游项目招引,以一个项目牵引一个产业,让安吉真正成为“夏季来玩水、冬季来滑雪、周末来度假”的休闲旅游胜地。

  南太湖新区:

  点燃高能级平台“引擎”

  南太湖新区推进“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暨“项目建设深化年”动员大会上提出,坚持高能级导向、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重大平台载体的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作用,依托重大平台载体集聚重大项目、培育重大产业,加快打造“千亿产值、百亿税收”的高能级战略平台。

  在南太湖未来城建设上,将全面落实五年行动计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进一步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四横三纵骨架主要道路基本贯通,总部园配套景观开工建设。同时,强化产业导入,招引金融服务业、新能源研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品牌商业等高端产业,争当全市绿色低碳共富发展标杆区。

  在“一城一谷”建设上,将继续加快建设科技城核心区项目,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全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同时,落实湖州高铁站片区及环西塞山城市设计方案,落细功能布局,确保科学谷重点组团全年完成投资20亿元,推动湖州学院、湖州职院全面进场施工,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项目一期启动建设。

  在滨湖旅游板块建设上,将继续加快推动弁山云起谷及长田漾区域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长田漾酒店、湖州湿地·文化广场、黄龙洞景区开工建设。全面改造提升以月亮广场为中心的黄金湖岸,打造高水准太湖水上演艺秀。

  长合区:

  “项目为王”构筑绿色智造新高地

  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六聚焦六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昂扬拼搏的朝气,深化推进“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全面开展“六聚焦六提升”攻坚行动,奋力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

  项目为王是长合区的首要路径。2023年,长合区将以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链为依托,整体推进延链强链补链,全力争取在超百亿元项目招引上取得突破。同时,排定项目开、竣、投、达四张清单,实行专员“一对一”跟踪服务,推动一批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

  跨省域合作是长合区的最大亮点。新的一年,长合区将通过谋划建立“飞地”产业合作园、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异地流转利益共享机制等举措,深化与苏州工业园区、上海临港集团战略合作,共建长三角(湖州)智能制造产业园等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同时,联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浙江自贸区,复制推广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成果,打造“三省一市”核心区,成为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图说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 综合
   第08版:专题
湖光山色间,机遇正破土而出
我市普通国省道桥隧内业规范化管理排名全省第一
湖州学院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巡河护渔
今天最高气温或冲18℃
“新春第一会”,起步即冲刺!
种苗管护忙
实施“1818”工程 赋能绿色低碳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