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数字化转型

  沈雪庭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变革正在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因此,将党的自我革命建设充分放置数字文明时代背景,依托数字变革赋予的动力支撑,实现党自我革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全方位打造“数字党性”,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数字党性”,就是将数字治理理论运用到党的思想建设,以勇于承认错误为逻辑起点,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基本方法,以维护党内团结为前置性条件,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导向,依托数字思维变革、数字技术融合等多种范式,贯穿党员干部教育党性分析的全过程,从而全面提升党的执政水平,确保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富有时代性、创新型的党建工作理念。

  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召开以来,实现了党的全面领导在“制度”“治理”“智慧”三个维度纵深推进,全面开创形成了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新格局,但这也对数字技术与党建领域充分融合提出更高要求。无论是“数字党建”模式,还是“数字党性”构建,都不是将数字技术提升与数字平台搭建简单相加到党性锤炼各环节,而是应该立足党性分析实际环节,打破固有平面思维僵局,将数字理念与党的自我革命各要素深度融合,实现干部教育党性分析的系统性重塑,从而全面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与时俱进。要实现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全方位打造“数字党性”,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体系化构建。

  一是厘清数字思维。数字化改革应用到党建领域,打造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新格局不仅仅是单纯依靠开发几项数字技术,通过构建驾驶舱,实现数据互通即可,这只是党建领域数字化改革的初始模式。要实现全方位的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格局,就必须深入研究数字思维,结合不同数字技术共性与个性的结构特点,总结出数字发展运行的一般规律,将数字思维全面应用到党性分各析领域,才能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对不同数字技术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字技术都是以需求分析为前提条件的,都是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产生的。开发数字技术不是为了数字而数字,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难题才实现的菜单式逐步开发,因此,数字思维要求我们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如若数字技术脱离实际需求,就会产生“数字异化”现象,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结合数字技术的共性特点,打造“数字党性”,就应该活用数字思维,以需求为前提,这也是新时代坚持党的自我革命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不同数字技术有不同特点,如大数据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而区块链具备分布式账本、时间戳等特性,在数据溯源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这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正是党性锤炼中最需要的矛盾分析法。因此,打造“数字党性”,就需要将矛盾分析法贯穿干部党性分析的全过程。

  二是搭建数字平台。党内团结是实现无产阶级意志的必要条件,也是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前置性条件。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敌我斗争的劣势,以弱博强是斗争常态,因而党内团结意义特别重大。数字技术能够很好打破时空限制,因此,我们可以依托不同数字平台的搭建,维护党内团结,提升征求意见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可利用数字平台高效这一特性,开展面对面直播、线上党性分析等多种新型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做到党员干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透明化,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进来,加强党内外监督,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沟通效率,从而加速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数字化进程。

  三是融合数字技术。受限于人性弱点,部分党员干部在参与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时,一定程度上会碍于情面,批评内容无关痛痒,自我批评不够深入,这些都是党的自我革命道路上亟需解决的难点,而数字技术可以恰巧可以很好加强监督,规避人性弱点,避免这些现象产生。一方面,在自我批评环节,我们可以进行数字模型建构,结合批评对象平日的语言特征和行事风格,以及其他党员同志的等多维评价,可以由数字模型处理自动输出批评对象的优缺点,这样能够提高党性分析的精准性,这也是当前数字技术水平可以达到的,而且在党性分析环节,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导入,对批评主客体的在传递话语时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反应进行数字监测,从而可以很好地判断总结出批评与自我批评内容,也会提高党性分析的客观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数字技术的不同特点,将党性分析过程作为数字模拟对象,对党性分析内容进行数字处理,很大程度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效率,更好地坚守问题而非责任的革命导向,做到全过程的数字党性分析。

  (作者单位系德清县委党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数字化转型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打造共富标志性成果
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机制路径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