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收垃圾 享新生活

仁皇山街道精细化管理再出新招

  记者  周志斌 

  本报讯  在新区仁皇山街道大港御景新城小区,不少居民朋友都感慨,原本人人“嫌弃”的垃圾中转站如今成了一道风景线。住在附近的业主陈先生表示:“之前清运垃圾不仅有噪音,而且清运导致地面、墙面都有破损,现在美化后焕然一新,门面也成了垃圾分类的绿色宣传语。”

  为完善大件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改善城市环境卫生,仁皇山街道在精细化管理上不断创新升级,从过去的圈一块地临时当垃圾中转站,到现在的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建设全封闭箱体式垃圾中转站,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居民,给他们营造更舒适更整洁的生活环境。

  什么是箱体式垃圾中转站?仁皇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就是在原本的垃圾中转站放置密封式集装箱,建筑垃圾直接入箱不落地,不仅摆放灵活,还可以有效防尘。转运时,环卫牵引车可直接将装满的集装箱拖走并更换空的集装箱,清运效率提高了不少。”

  同样的改造也出现在垄上花苑小区和名仕府小区。在垄上花苑小区装修的陆师傅告诉记者:“以前扔装修垃圾,要是没装好,垃圾很容易撒得满地都是,现在就很方便,只需扫个码,将装好的垃圾直接扔进箱子里就行了,方便、卫生还省力。”名仕府物业公司杜经理也表示,自从升级了箱体式垃圾中转站,清运时噪音小了,再也不用经常安排人员冲刷地面,节省人力物力不说,业主的相关投诉都没有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试点运行,辖区居民群众都反馈,箱体式垃圾中转站的设置让建筑垃圾的清运更加高效,垃圾分类更加精准,整体运作更加环保,垃圾收运系统更好地实现了容器化、机械化、密闭化和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周围居民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居民生活环境品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新区200家工业企业全部复工
招商队伍集中“充电”
凝聚“她”力量促共富
项目建设春潮涌 奋力跑出“开门红”
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
主地标加速崛起
“荒地”变身便民停车场
南太湖法院重拳出击惩“老赖”
烟蒂不落地 垃圾要分类
仁皇山街道精细化管理再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