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慧莲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回顾过去一年,市政协常委会履职工作硕果累累——
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全国政协24个直报点考核中位列第一,在全省政协考核中位列第一;
11篇论文在全省政协理论研讨征文中获奖,稳居全省设区市前列,其中3篇论文获一等奖,占全省1/5,取得历史性最好成绩;
“《看见》政协在监督”新模式入选2022年度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并作为地方政协十大特色亮点,被《中国政协》予以专题报道;
大力推进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民生议事堂”72个镇街全覆盖;
全年在省级以上会议发言16次,位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得到各界好评与点赞;
……
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关心指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闻风而动、闻过则喜、闻鸡起舞、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聚焦党的主张凝聚共识,围绕中心大局建言资政,着眼发展需求创新履职,在开局之年跑出了政协实干争先“加速度”,为我市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高站位
同心同德“一团火”
政治为要,思想引领。市政协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定政治站位,深化理论学习,落实党建责任,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不断加深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投身市委‘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这是市政协经过深入的集体学习研讨,大家一致达成的共识。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实施“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完善以政协党组、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3次、举办两山学堂12期、“第一议题”学习18次,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建立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组建5个学习小组,涵盖27个界别359名政协委员,开展学习活动8场。坚决服从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建立市政协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委,将131名党员委员编入8个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培育打造“两山红遍·同心向党”品牌,构建具有湖州政协辨识度的“党建+履职”融合发展新格局。
服务大局
同频共振“一盘棋”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有所作为、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组织开展各类协商议政活动,以实际行动助推“六个新湖州”建设。
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受邀参加全国政协“推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调研座谈会,系统介绍我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经验做法;
精心选择“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高水平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现代化新湖州”和“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个主题,分别开展市委书记、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
每月轮值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先后围绕“如何推动助企纾困落到实处”“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促进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6个主题,为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贡献了政协力量;
……
一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国之大者献计献策、紧盯党政关切聚智聚力、着眼重点热点助力助推,做到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
履职为民
凝心聚力“一条心”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在为湖州发展谋与思之余,市政协还倾力为群众冷暖鼓与呼,在“人民政协为人民”中贡献智慧力量。
过去一年里,市政协常委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落实“三有推定”,为增进民生福祉献计出力。积极参与省政协民生协商论坛,围绕“加快完善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等主题建言献策;开展6场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打造人才强市”等主题,提出82条对策建议;围绕“数字化改革推进情况”“ 中小企业惠企助企政策落实情况”“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内容,组织省、市、区县三级政协委员联动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广大政协委员中的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冲锋在前,引领带动一批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并肩战疫,并通过委员工作室线上线下候诊咨询,展现了医者仁心和委员担当。集中开展“六送下乡”为民服务月活动,组织动员市、区县两级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服务群众2.7万多人次。
一个界别就是一条团结的渠道,一名委员就是一个团结的因子。市政协切实做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一体设计、一体落实,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一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全体会议上发言38位,提交集体提案6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75条。市政协办公室被评为2020-2021年度全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提高质效
守正创新“一股劲”
打铁必须自身硬。市政协聚焦协商民主体系建设,在打造政协特色亮点工作上有新举措。“1246+X”协商议政新格局更加定型,推动政协协商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群众期盼有机融合、相互赋能、相得益彰;“四融三联两走进”凝聚共识新机制更加成熟,“《看见》政协在监督”新模式更加有效,先后围绕“农贸市场整治提升”“一厂多租安全生产管理”“水环境污染治理”等6个主题开展民主监督;“三位一体”基层新平台更加规范,全市72个“民生议事堂”各有特色,组织开展基层协商活动829场,提出意见建议2577条。
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数字政协重塑工作机制、以激励考核强化委员担当、以实干争先激发自身活力,有效拓展了专门协商机构的阵地,使政协履职的思路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机制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显现。
这一年,市、区县政协联动沟通、奔跑履职,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吴兴区政协以“双到一争”活动为载体,数字政协建设、理论研究等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南浔区政协创新打造跨省域联动协商平台,获评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德清县政协持续完善“三跨三延伸”协商机制,实现“两山”协商驿站全覆盖;长兴县政协大幅度领跑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为市政协信息工作排名全国第一作出重要贡献;安吉县政协以“三协三聚”工作体系助推余村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同时,市政协各参加单位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做到了“跑起来就有风”、真正实现了“干起来就出彩”。
回首往昔,寄望未来,市政协将持续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举“两山”旗、搭协商台、助赶超业、当奔跑者,实施湖州政协工作“12345”总体思路,奋力争当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排头兵,为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