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家”,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政之所求,也是民之所盼。当三百六十五日的辛勤劳作收获累累硕果,湖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二〇二二也圆满落下帷幕。
一年里,市综合执法局挺膺担当,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理念、新模式,以改革驱动、数字引领、创新破难、勇于攻坚,全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升级版。
一年里,市综合执法局踔厉奋发,先后获评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和省司法行政数字化改革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省建设厅、省司法厅年度综合考核双优秀,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全省第一,智慧城管中心获评省巾帼文明岗和省青年文明号。
一年里,市综合执法局不为繁华易匠心,为了让城市管理更有速度、更有温度,肩扛责任、怀揣梦想、扬长补短、攻坚克难,留下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高光时刻。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改革创新提质效
从“到处找部门”变为“找一个政府”,“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推进,扭转了基层执法“九龙治水”现象。去年,全市综合执法部门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推动执法力量全面下沉,近九成执法力量下沉县、乡一线,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乡镇街道全覆盖,全面重塑了“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体系,切实解决了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借力数字化改革,去年6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市域行政执法协同指挥系统,形成了协同标准统一、资源集中调度、检查过程留痕、成效实时评价的行政执法新模式,并在全省推广。
包括“违停十分钟提醒”“违建预警”等智能化平台在内,去年更多湖州特色的行政执法监管智慧化解决方案得到了探索实践,其中“渣土监管一件事”“智慧犬类综合管理”应用,入选省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系统优秀应用。
城市品质再升级
检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最终尺度是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这也是市综合执法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全市综合执法部门在城市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综合施治提升城市品质。
走进湖城红丰社区,推窗见绿、秩序井然的环境仿佛在向人们讲述这个老小区美丽蝶变的动人故事。去年,以“两美”创建为抓手,市综合执法局主动融入“品质新湖州”建设,共打造形成颜值与内涵并重、特色突出、风格鲜明的100个“美丽小区”和100条“美丽街巷”。
聚焦解决小区内“急难愁盼”问题,去年发布了全国首个美丽小区建设管理方面的地方标准——《美丽小区建设规范》市级地方标准,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经验。
同时,为保障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目标,市综合执法局强化了工地扬尘治理,加强了工程渣土管理、餐饮油烟治理、污水零直排建设及长效管理和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保障,确保所有新增餐饮单位100%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助力我市连续四季度蝉联全国中等城市垃圾分类第一。
为民服务出实招
接线充电本是违法行为,可商户小李收到的却不是冷冰冰的罚单,而是暖心的粉色小纸条,提醒他及时改正。变罚单为“纸条”,这是综合执法部门创新推出的又一“柔性执法”新模式。
为了让行政执法有力度又有温度,过去一年,综合执法部门通过建立柔性执法清单,实施社会服务折抵罚款处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等,优化营商环境;主动融入“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攻坚行动,创新打造了103个城警联勤和城乡丰收驿站,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助力共富增收;直击民生痛点治理,综合执法部门依法推进犬类管理,开展无违建小区试点,创新破题停车管理,积极参与“双减”联合执法。
此外,为有效维护法律权威,综合执法部门不断优化执法方式,全系统人均办案量居全省前列。同时,通过创新推出“非现场”执法、“掌上执法”和“信用+执法监管”等执法方式,健全优化“综合执法+人民调解”“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等衔接机制,率先建立行政执法“公述民评”机制等,实现监督执法质效提升。
作风改进不停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队伍素质提升永远在路上。为多维展现高素质综合执法铁军新形象,去年综合执法部门不断汲取精神伟力,用理论武装头脑,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通过全域推进“枫桥式”队所创建,打造基层“1+8”行政执法党建联盟,探索“党建+执法”工作模式,推动了执法改革的思想融合、组织融合和工作融合。
在业务“专家团”的指导下,开展全市系统“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多维提升干部队员综合素质;并围绕政治品格、专业能力、民生服务、清廉指数,推进开展“清廉执法”提升的队伍整训行动;还通过落实“爱心早餐”“暖心被窝”,凝聚队伍的战斗力。
文/施妍
本版资料图片由市综合执法局提供
展望2023:
初心如磐愿景如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之年,也是攻坚“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高标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担当奋进之年。
为全面推进综合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综合执法系统初心如磐愿景如帜,全力推进“1630”工作体系,锚定“全省领跑、全国示范”这一总目标,聚力实施执法改革巩固拓展工程、行政执法提质增效工程、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域提标工程、高质量发展法治护航工程、民生痛点攻坚破难工程和综合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工程,通过突出完成执法领域拓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无违建小区”推广打造等30项重点任务,全面构筑综合执法新高地,让城市容貌脱胎换骨,让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让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星光不负赶路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2023年,全市综合执法人将追光而行,用实干和匠心,一笔一画书写服务百姓、服务民生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