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不粘锅、纳米水杯、纳米衬衣、纳米枕头……市面上的“纳米”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但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纳米”产品,可能还是应用了100多项纳米技术却不怎么宣传的智能手机。目前,纳米材料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药品、化妆品、纺织品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真正应用了纳米材料的产品并不以此为卖点,反而不少跟纳米技术八竿子打不着的产品总是喜欢吹得天花乱坠。
这些所谓的“纳米”产品,除了水杯和枕头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生产它们的商家,不过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借科学概念,行伪科学之实,通过虚假宣传甚至诈骗来攫取暴利。这些伪劣产品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消解了科学的权威,挑战了法律的尊严。对此,监管部门应重拳出击,坚决予以铲除。
当然,市面上不少日常用品确实使用了纳米材料,并发挥了相应功效,比如涂有纳米涂层的不粘锅、加入了纳米材料的防污衬衣,以及普遍应用了纳米材料的化妆品等,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纳米材料将会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这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市场是复杂的,有良币就会有劣币。声称使用了纳米材料的产品,不见得真的使用了;真的使用了纳米材料的产品,也不一定就比没使用纳米材料的产品更好。产品的好坏,关键还是取决于品质。说到底,纳米技术只是一项技术而已,不必神话,当然也不必妖魔化。对消费者来说,要防止交“智商税”,除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外,拥有理性的消费头脑,可能更为重要。
(邓浩,载《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