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谨防“纳米”产品变成“智商税”

  纳米不粘锅、纳米水杯、纳米衬衣、纳米枕头……市面上的“纳米”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但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纳米”产品,可能还是应用了100多项纳米技术却不怎么宣传的智能手机。目前,纳米材料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药品、化妆品、纺织品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真正应用了纳米材料的产品并不以此为卖点,反而不少跟纳米技术八竿子打不着的产品总是喜欢吹得天花乱坠。

  这些所谓的“纳米”产品,除了水杯和枕头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生产它们的商家,不过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借科学概念,行伪科学之实,通过虚假宣传甚至诈骗来攫取暴利。这些伪劣产品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消解了科学的权威,挑战了法律的尊严。对此,监管部门应重拳出击,坚决予以铲除。

  当然,市面上不少日常用品确实使用了纳米材料,并发挥了相应功效,比如涂有纳米涂层的不粘锅、加入了纳米材料的防污衬衣,以及普遍应用了纳米材料的化妆品等,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纳米材料将会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这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市场是复杂的,有良币就会有劣币。声称使用了纳米材料的产品,不见得真的使用了;真的使用了纳米材料的产品,也不一定就比没使用纳米材料的产品更好。产品的好坏,关键还是取决于品质。说到底,纳米技术只是一项技术而已,不必神话,当然也不必妖魔化。对消费者来说,要防止交“智商税”,除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外,拥有理性的消费头脑,可能更为重要。

  (邓浩,载《经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消费站上“C位”还有哪些难点
商业外摆也可以是一道城市风景
助学之暖,是一场爱心接力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要立足“早”
破解预付式 消费退费难
谨防“纳米”产品变成“智商税”
正视幼儿园生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