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吉丽 通讯员 施露花雨
本报讯 “我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难免会遇到困惑甚至诱惑,现在有了师父在身旁帮忙指导,让我有信心恪守原则和底线的同时,尽快获得自身的成长。”近日,安吉县上墅乡农业农村办青年干部王珏有感而发。
这份底气,来源于上墅乡开展的清廉传帮带实践工作。今年,上墅乡继续深挖和延伸导师帮带制的内涵,围绕青年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通过实施一对一的引导帮扶,提高青年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党性党风党纪意识,为青年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上墅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朱青莲介绍,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该乡遵循“工作对口、双向选择”原则,经过筛选,该乡30周岁以下的青年干部与工作经验丰富且作风廉洁的帮带导师进行结对。
“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第一次结对仪式,为首批10名青年干部找到了自己的导师。”朱青莲说,“与以往的帮带关系不同,此次结对的师徒除了帮助青年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外,重点在通过制定‘规定动作’,在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强化其廉洁从政意识。”
据了解,为避免流于形式,突出清廉传帮带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上墅乡探索出“规定动作”“1+2+3”模式,即:“一张清单”,明廉于心;“两本手账”,习廉于常;“三场学习”,植廉于行。“一张清单”罗列结对师徒的帮带学习量化考核指标,作为年终评估帮带效能的参考依据。“两本手账”则由结对师徒各执一本定制工作手账,结对师徒根据各自的职责,记录彼此在传帮带过程中的学思感悟。“三场学习”是指依托师说学堂、坐忘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三处特色学习阵地,定期开展课堂学、实践看、集中享等清廉主题学习活动,通过课堂授课、实践教学、沙龙分享等形式,提升帮带成效。
王珏的结对导师是该乡农业农村办副主任喻锦锦。扎根一线服务基层多年的喻锦锦,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同时凭借着务实自律的作风收获了群众的好口碑。“对我来说,这也是一次自我警醒的成长机会,后续我会更加珍视导师身份,细心助力青年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喻锦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