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炜丽
3月17日上午,市中心医院新招引的博士研究生魏伟来到医院人事部门,递交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进站审批表。“这已是我们2021年建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进站的第6名博士了!”手拿表格,组织人事部负责人沈轶群难掩自豪。
虽还未正式进站,但是魏伟的两位导师已经确定,一位是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导师,另一位则是“工作站”导师、市中心医院精准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李丽琴。
“我们已经商议好,为她制定了学习工作计划。”李丽琴说,魏伟的专业是细胞生物学,接下来在站的2年时间,她将根据课题的需要在两头学习,致力于慢性肿瘤等炎症性疾病的发展机制研究。
“流动站”和“工作站”两地跑,是进站博士后的常态。当天,下半年即将出站的博士后李立恒从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赶回市中心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培师资培训。结束培训后,又马不停蹄地向工作站导师汇报学习心得。
李立恒是临床医学博士,主攻耳鼻喉疾病,这两年来,在双方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流动站导师主要研究的是耳鸣的神经环路机制,这是耳鼻喉科里面比较晦涩的方向,也是神经科学里的前沿研究 。”他说,“我把所学的耳鸣声治疗和部分手术治疗陆续带回湖州,在工作站导师的指导下,建立本地耳鸣患者群,努力帮更多患者解除困扰。”
把更多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是博士后共同追求的目标。做实验、写论文、准备课题……进站不到4个月,博士后王宁就在为研究成果转化做积极准备。
这两天,除了在市中心医院实验室忙碌,他还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是有关抗病毒的。”他说,经历疫情后,病毒的危害人人皆知,而作为医务工作者,推进抗病毒研究责无旁贷,“临床治疗中平衡抗病毒和炎症反应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需要我们研究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方式从而找到新的治疗病毒感染引发疾病的新方案。”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则是通往科研高峰的阶梯。”市中心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不到2年时间,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人才、先进技术等方面的带动效应正在不断显现。近两年来,该院共招录博士研究生42人,超过前5年招录的总量。加速推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7项重大疑难技术攻关项目。5项“国自然”、1项“省尖兵”项目成功立项,3个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