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跑步,让我有勇气冲破黑暗”

  记者  姚玲利 

  “那是自由的体验。以前是适应黑暗,跑步,让我有勇气冲破黑暗。”问及奔跑的感觉,朱亮这样回答。近日清晨7时30分,朱亮准时到达仁皇山公园的东门,和加入彩虹绳公益服务中心的视障人士与陪跑员集合,开始每周例跑。

  17岁那年,朱亮由于突发视神经萎缩失去光明。虽没被现实打败,但从小热爱体育的朱亮,开始下意识地逃避体育赛事直播时传来的呐喊与欢呼声。直到2019年,跑步爱好者沈卫东找到朱亮,说起组建公益跑团带领视障人士锻炼的想法。

  “激动又害怕,能跑出去是好事,可平日出行都是难事,这能实现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朱亮从家门口跑出去,加入到彩虹绳公益服务中心的活动中。

  加入跑团后的第一次例跑,距离朱亮上次奔跑已过去20多年。一根彩色的编织绳,牵起视障人士和陪跑员。朱亮坦言既要克服内心的恐惧,更要习惯牵着绳子跑步,调整跑步姿势,与陪跑员磨合跑步速度,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道坎。

  起初,跑完3公里后第二天走路都费劲,到后来5公里、7公里,如今每周例跑15公里。“速度几乎比最初练习时翻了倍。”朱亮的陪跑员说。

  朱亮通过自身体验分享带动了上百位视障人士加入其中。这支彩虹绳公益队伍,跑过湖州的四季,带领视障人士领略芬芳的春花,凉爽的秋风,也感受酷暑下滚烫的路面以及冬日雪后的凛冽。“想放弃时会有很多理由,可想到陪跑员在等着我们,这也成为跑步的一大动力。”

  记得2019年加入跑团不到半年,朱亮在陪跑员的鼓励下,报名了马拉松比赛。比赛前的几个月,除了每周例跑,陪跑员们还自发挤出时间陪朱亮加练。

  在上赛场前,朱亮一直是紧张的。当他听到话筒里传来“冲!冲!冲!”的声音,朱亮迈开步子跑了起来。马拉松赛道上没有盲道,朱亮身旁有7位陪跑员“守护”。“跑了17公里后,体力明显跟不上了。”朱亮感觉到松垮的彩虹绳越拉越紧,在所有的陪跑员打气中,朱亮咬牙跑过最后500米的缓坡,达到终点,成为湖州第一位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视障人士。

  成功参加马拉松比赛这一经历,不仅给了他自信,更给了其他视障人士信心。后来,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报名马拉松,成功挑战自我。

  四年来,彩虹绳公益开展了例跑、走读活动等各类活动200余次,陪跑里程超过4万公里。这一切就像是裂缝中的阳光,给了视障人士冲破黑暗的勇气。陪跑员口中的“相信你们能做到”,如今已成为“朱亮们”肯定自我的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湖州跻身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1600余名残疾人享受免费体检
西部水厂 竣工在即
南太湖慈善领军人才研修班举办
“跑步,让我有勇气冲破黑暗”
工作日晚上也能办业务
“遇见西塞山”书画展昨开展
我市严查“3·15”晚会曝光问题
从“高地”迈向“高峰”
我市出台构建绿色司法保护体系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