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方为一企反诈止损46万余元

  记者  周志斌 

  本报讯  “反应快、止付快、返还快,感谢康山派出所帮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日前, 康山派出所收到了辖区企业送来的一面锦旗,感谢该所高效率、快速反应跑出加速度,竭“警”所能为企业止损。

  事情还要回到2月21日,辖区企业员工李女士收到一条来自公司“总经理”的微信信息称有一笔款项要支付,并附有一张邮件截图,要求其加入截图中的QQ群。

  李女士按要求操作后,发现群内有“总经理”及另一家企业的两名“负责人”。在3名“老总”的花言巧语下,李女士放松了警惕,将钱转入对方指定的账户。转账完成之后,李女士察觉不对劲,立马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派出所民警徐子江立即奔赴现场。此时,诈骗分子仍在与李女士保持联系,试图诱导其继续进行操作。就在李女士动摇之际,徐子江赶到了,帮助李女士守住快要松口的“钱袋子”。

  当得知李女士有一笔款已转账后,徐子江立即将转账信息反馈给派出所反诈预警专员赵汪彬,由赵汪彬对接新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紧急止付。该中心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对涉案账户开展止付冻结工作。因报警及时,最终成功帮助企业拦截下了46万余元受骗款。目前,该中心已将追回的资金全额返还企业账户。看到被诈骗钱款被追回,该企业负责人激动不已,对民警表示了诚挚谢意,这才有了开头送锦旗一幕。

  为了化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 康山派出所与企业负责人商议后,日前专门开设了一场反诈培训会,全方位、多层次提升企业反诈能力,织密反诈防护网。“企业财会人员必须具备反诈意识,一旦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到时候损害的就是整个企业的利益。”培训民警对参会的企业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等说。

  同时,培训民警结合企业发生电信网络诈骗真实案例,为大家讲述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特别是对刷单诈骗、投资诈骗、贷款诈骗、冒充客服、冒充领导类诈骗等一系列手法进行深入剖析,让大家进一步增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创新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踏春赏花正当节令时
新区掀起迎杭州亚运会热潮
首家街道级商会成立
执法新队员抖擞上阵
消费维权 走进商场
小手牵小手植此青绿
文化艺术滋润村民精神生活
及时拆违建消除隐患
警方为一企反诈止损4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