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二百七十余座公共建筑碳排放“称分量”

湖州在全国首创建筑“碳效码”

  记者  宁杰 

  本报讯  湖州该如何精准把握好建筑业绿色转型节奏?如何建立健全建筑领域碳排放核算体系?昨天上午,湖州市公共建筑“碳效码”研究成果暨数智平台发布会召开,我市在全国率先正式发布建筑“碳效码”。

  “建筑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3。因此,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市城市集团下属数字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围绕“双碳”目标,我市已于2021年在全国首创工业“碳效码”,先行先试建立起工业领域碳效评价体系。此次发布的建筑“碳效码”,结合国内外经验标准,依托住建、电力、燃气、发改、金融等部门信息,集成278座公共建筑电力、燃气、绿电等能源数据,搭建科学碳效码指数体系,实现了为公共建筑精准画像、分级的目标。

  根据该核算模型,将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南太湖新区的公共建筑分为办公、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教育等8大类型,因类施策分析影响因子,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最大程度保证建筑“碳效码”评定结果的公平性。“像办公建筑,人员工作时长会较大影响耗能情况,我们就根据使用时间提出修正系数;针对商业建筑,我们则参考年营业额制定相应的修正系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林波荣说。

  “以往我们对建筑的碳效评价,往往体现在设计阶段或建设建成阶段。而建筑‘碳效码’区别于传统静态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式,以实际运行能耗和碳排放为评价基准,能全寿命周期追踪建筑碳效水平。”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充分发挥建筑“碳效码”的碳效治理能力,我市同步开发湖州市公共建筑“碳效码”数字化管理平台,全面监测建筑碳效情况,通过碳排放核算、配额管理、交易辅助、减排管理和碳金融等市场化应用场景拓展,辅助建筑运营方实现碳资产的自我管理。

  林波荣表示,建筑“碳效码”的发布,从“政府+市场”相结合的角度,为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出了一个全新解决方案,“可以说,只要是以电力、天然气为主要能耗的建筑,都能带入这一核算体系,这对浙江省及其他省、市建筑行业控耗降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陈浩在安吉县调研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工作时强调~~~
为二百七十余座公共建筑碳排放“称分量”~~~
~~~77家企业参加中国(上海)纺织工业春季联展
孙贤龙在带队调研交通秩序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情况时强调~~~
~~~
提升报废电动汽车智能拆解高值利用水平~~~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习近平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电话
谋出大手笔 干出大热潮 在实干争先中推动系统蝶变
湖州在全国首创建筑“碳效码”
湖州“现代纺车”开进沪上
打造严管有序温馨便捷交通环境 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首座奥林匹克青少年文化中心落户我市
我市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报头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