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熠烨
本报讯 “不公平!不公平!为什么我们家的拆迁补偿和别家不同?”南浔区东迁街道浔北村94岁的曹爷爷,日前怒气冲冲地迈进浔北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手中的拐杖敲得地板梆梆响,口中一直喊着“不公平”。
调解员陈平新一眼就认出了他,马上迎了上去,亲切地喊着“曹叔”,扶着他来到了调解室。“曹叔,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说,能解决的我肯定帮您解决。您看您,这么大岁数了,可不能太着急,先喝口茶再说。”端上一杯热茶,陈平新用亲切的话语宽慰着老人。
“曹叔,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都不一样,我慢慢解释给你听。”拿出相关文件,陈平新认真详细地为老人分析着政策,仔细地讲解农村分户、房屋评估标准、资金补偿标准等内容。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老人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这只是陈平新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东迁街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真实写照。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基层治理难题?东迁街道将目光瞄准了各级人大代表和街道议事员,通过成立以街道议事员陈平新为核心成员的“平心调解工作室”,找准矛调工作与代表履职在基层治理中的结合点,为基层矛盾调解工作找到了一条新路。
谈起成立工作室的初衷,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朱勤清表示:“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有着天然的群众优势。工作室成立之初,主要是想为各级人大代表和街道议事员打造一个履职的新平台。没想到,有了各级人大代表的参与,打开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新局面,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在工作室里直接化解,有效提升了调解成效,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据统计,截至目前,陈平新先后带领调解团队走访企业360余家,走访农户5340人次,累计调处邻里纠纷、债务劳资、欠薪事件等各类矛盾纠纷420余起,涉及金额达140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发挥代表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以构建‘代表+矛调’工作体系为保障,创新代表接访机制,把接待群众、参与化解、加强监督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内容,用真心真情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朱勤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