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亮了,更靓了!

湖城33条道路照明设施提档升级

  记者  王洁涵

  本报讯  “每天晚上来这里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很惬意的!”近日晚上7时许,家住南太湖新区城市之心小区的沈女士带着孩子,在小区附近的德清路沿河绿道散步。沿路造型简约时尚的路灯,将绿树成林、植被环绕的绿道映照得无比美丽。“以前这里的绿道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黑漆漆的,没什么人来。现在路面光线蛮好,很多居民都喜欢晚饭后到这边逛逛。”沈女士感叹,路灯不仅为市民照亮了脚下的路,也照亮了绿道旁水域和亲水平台,夜间出行更安全也更便利。

  为有效破解城市“树挡灯”“灯下黑”“有路无灯”等照明暗区问题,全力提升道路照度、亮度、均匀度等照明指标,市建设局公用中心结合前期照明质量检测,已集中完成中心城区二环东路、大东路、南滨路、金盖山路等33条道路(含绿道)照明设施改造提升。

  “沿河绿道是市民饭后散步、休闲锻炼的重要场所,对于照明缺失或不足的点位,我们通过增设庭院灯、更换老旧庭院灯来改善照明情况。像德清路沿河绿道共加装了69杆庭院灯。”市建设局公用中心信息和亮化科科长费泽坤介绍。

  据了解,本次改造涉及道路总长约35公里,增设、更换路灯共1316盏。“不少道路建设时行道树尚小,经过10多年生长,道路两侧行道树树叶逐渐茂盛、生长成片,路灯灯光易被树叶遮挡,造成灯杆周边区域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较暗。”费泽坤说,针对前期市民反映的南滨路等路段夜间人行道灯光受遮挡,非机动车道、车行道部分路段缺少补光等问题,他们结合行道树修剪,采取增设路灯、提升光源功率、加装辅灯等一系列举措消除照明盲区,提升亮度。

  值得一提的是,市建设局公用中心今年还在青铜北路首次试点启用多功能复合灯杆共77杆。复合灯 杆滑槽可根据枝叶生长情况,按需上下调节灯具高度,解决行道树与灯杆之间“动”与“静”的冲突。同时可将治安监控、交通指示牌、公益广告牌等挂载设备整合兼纳,规范杆内走线,提升美观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图说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市第一医院百年院庆正式启幕
湖州与大自然有个美丽约定
小可爱!今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出壳
大学生体育节迎亚运
小园精管迎客来
亮了,更靓了!
完善全民健身体系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南浔乡村振兴路上“组CP”
标本兼治 全民参与 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通知债权债务人 申报债权债务的公告
一流环境造就“二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