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熠烨 通讯员 王澹
“西瓜种植浸种时要用温水,切忌直接用热水浸种,水温一般控制在50℃左右,浸种8小时后一定要记得用干毛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今年“五一”期间,乡贤农业全国劳动模范朱义元来到了长兴县太湖街道南张浜村文化礼堂,不仅给村民们仔细讲述了西瓜种植技术的要点,更是进行了现场教学,手把手教授浸种技术。
这已经是今年该街道利用农村文化礼堂邀请的第13位农技专家了。就在朱义元前来指导的一周前,新塘村文化礼堂内农技专家李荣海也结合当前的天气,给菜农们讲解了大棚种植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在上莘桥文化礼堂的“农家书屋”,不少村民前来查看农作物种植的相关书籍,书屋内还有水稻种植专家坐镇,村民张伯荣边听着专家讲解的要点,边认真做着笔记。留下文化礼堂则搭建了侨企助农连心桥,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致富路径,将“文化礼堂+”打造成“侨·爱心农场”共富基地…… 这些都是该街道以文化礼堂为载体,打出的为乡村共富“充电”的组合拳。
让乡村文化礼堂“活”起来,是推进乡村振兴、传播乡村文明、提升村民素养的重要支撑。“我们探索了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在每个农村文化礼堂创新开展农技知识学习和农技指导项目。今年已累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39场次,累计惠及村民3000人次。”街道党工委委员沈振兴介绍。 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了解时事、政策和专业知识,街道还依托各文化礼堂搭建公共阅读空间。“我们为每个村都配备了相应的农技书籍,目前已经累计达到3000余套。”街道党工委委员吴洋洋表示。不仅如此,街道的“后浪潮音”宣讲团还开展了不少线上宣讲活动,线上全民阅读、“最美乡贤”故事、“八八战略”在身边……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的表达方式,吸引了不少村民。如今的“文化礼堂+”已经成了学经验、找方法、解难题的“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