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共同富裕试点名单近日公布,湖州无诈单元创建机制、吴兴区文化产业赋能人文乡村建设、长兴县“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构建农村高质量就业体系、安吉县土地综合整治致力共同富裕4项入选。
至此,在三批共同富裕试点名单中,湖州共有2个全市域试点、7个县域试点入选省级共同富裕试点。“在第三批共同富裕试点名单公布后,全省有3个地市率先实现了省级试点的市、区县全覆盖,湖州是其中之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说,率先实现全覆盖,体现了湖州在共富路上的全域提速。
但,湖州的共富脚步,体现的并非只有速度。
奔跑 体现加速度
5月11日,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现场交流会来到南浔,全省7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代表在会上交流经验。
2022年11月,浙江省委组织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三年内全省要打造上万家“共富工坊”。
南浔,数据上见速度。目前,南浔已建成“共富工坊”93家,吸纳58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帮扶低收入群众320余名,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60余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
这样的速度,让南浔当上了现场会的东道主;这样的速度,也印证了试点的速度。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共同富裕试点名单中,南浔区强村公司集团化改革引领富民增收成功入选,包括“共富工坊”在内的一系列富民强村项目,依托强村富民发展集团得到了强有力的推进。
奔跑,是这些试点的共同姿态。
与“南浔区强村公司集团化改革引领富民增收”一起入选试点的还有“德清县构建量化闭环精神富有实现机制”,德清的“精神富有”同样跑出了加速度:
在德清,每5个市民中就有一个志愿者;全国8届道德模范评选中,入选和提名者就有5人,在全国县域城市中位居前列;在去年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复评中位列第一,获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发布全国首个县域精神富有评价标准,被誉为精神富有探索的先行地……
入选试点后,德清县更加积极地打造精神富有县域样板。
多年研究精神富有的省人民政府参事、咨询委员会委员胡坚说,德清在探索精神富有县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与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了“德清方案”。
如今,湖州市和安吉县分别被列入缩小城乡差距领域和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首批试点项目,正在赶跑之路上以开创性思维,绘就自己的城市新名片;吴兴区构建新居民优质公共服务精准触达机制、德清县构建量化闭环精神富有实现机制、南浔区强村公司集团化改革引领富民增收试点作为第二批共同富裕试点,正有条不紊地以民众可感的民生实事为切入口,打出一套套精准发力的组合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绿色 凸显辨识度
如今,驱车驶入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上杨村,沿路绿树成荫,如入“绿野仙境”。
以前的上杨村是一个典型矿山村,家家户户从事石矿产业,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随着12家石矿的陆续关停,绿水青山又重新回到村民面前,生态旅游也在山间蓬勃发展。
绿,能生金、能富民,这是靠着绿色出圈的湖州最大的感悟。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火力全开的湖州累计接待全域游客424.3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20.97%,较2022年增长187.32%。
从“卖资源”到“卖风景”“卖文化”……一幕幕“两山”转化的缩影,构成这片绿色土地谋求共富发展出路的生动写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究竟价值几何?过去无解的这个问题,也在湖州率先得到破题。早在2020年,安吉开展“两山银行”试点建设,以科学的方式给绿水青山贴上“价格标签”。
2022年3月初,我市正式印发《绿色低碳共富综合改革实施方案》,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被摆在突出位置,计划到2024年,形成全市生态产品“一张图”,完成GEP核算结果进规划、进考核、进决策、进项目的制度体系全面构建。
2021年12月,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安吉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正式上线,发放首批碳汇收储交易金和碳汇生产性贷款,让“用空气换真金白银”不再是天方夜谭。
安吉县山川乡马家弄村通过合作社在村里流转了4500亩竹林后,通过交易拿到180余万元的竹林碳汇收储交易金。村民丁渭宝家的20亩竹林,每年能拿到4800元租金。
“过去这些年毛竹越来越不走俏,价格卖不起来,抛荒现象很严重。”让丁渭宝没想到的是,现在空气竟然还能换钱,竹子又重新成了“香饽饽”。
安吉县城投集团两山合作社负责人计林龙告诉记者,目前安吉已经实现“林地流转收储——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销售——收益反哺”全过程闭环,累计收储全域毛竹林84.3万亩,支付收储流转金66.26亿元,实现碳汇销售172万元。
共富路上,绿色是提速器,也是湖州最有辨识度的底色。
实干 聚焦满意度
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是衡量共富成效的最关键因素。
4月17日,吴兴区公安分局埭溪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预警指令:辖区群众王先生疑似正在遭受刷单诈骗。
收到指令后,派出所立即启动预警劝阻机制,迅速向王先生拨打电话进行劝阻,告知其遇到了诈骗。因为预警及时,让王先生免于经济损失,他连连道谢。
电信网络诈骗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是共富路上必须搬掉的拦路石。近年来,湖州在反诈工作上一直以“优等生”的追求不断前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2015年成立全省首个地市级反诈骗中心;2019年全国首推自带保险的“防诈热线”2250000;2021年全省首创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反诈一哥”;2022年全省首发湖州反诈指数,获批全国首个反诈地方标准……
成绩是实干出来的,满意度更是实干出来的。通过一系列举措,湖州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发案数与案损数实现3年连降,反诈工作绩效排名全省前列,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在第三批共同富裕试点名单中,湖州“无诈单元创建机制”赫然在列。
“无诈单元创建机制”只是一个缩影,详解第三批共同富裕试点的“湖州名单”,充满了民生flag:
——吴兴区文化产业赋能人文乡村建设。力争通过三年试点,高质量完成建设20个研学基地、开发特色乡村研学课程100个、培育10个乡村IP品牌等指标,实现每村每年特色文化活动25场次、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占村集体经济收入50%以上的试点目标;
——长兴县“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构建农村高质量就业体系。聚焦低收入农户、残疾人、大龄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力争通过三年试点,建立一套多元力量参与的工作推进体系、帮扶政策体系以及成效评价体系,全力构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农村高质量就业体系,从而为全省乃至全国面上提供一套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
——安吉县土地综合整治致力共同富裕。聚焦破解耕地碎片化、要素保障不足和空间布局无序、土地利用低效的难题,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实现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3000亩、垦造耕地2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500亩、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盘活面积1000亩等指标目标,探索建立土地综合整治收益分配机制、耕地年度“进出平衡”用途管制机制、林地储备库管理机制等多项制度体系。
……
“新入选的4个项目,每一项都蕴含着满满的民意和奋斗的标签。”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湖州的美,在于民生幸福之美。
去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1∶1,共同富裕“四感”监测指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1位,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湖州人更多的幸福,还在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