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吉县梅溪镇大路口村——

工地扬尘“锁”不住

  记者  党勤

  本报讯  扬尘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黑手”之一。为了守护“湖州蓝” ,多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去年11月以来,《看见》栏目也推出了“守护蓝天”系列报道,多个在建工地扬尘防治不到位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近段时间,记者跟随市看见办检查组对安吉县的一处工地进行暗访时发现,该工地施工现场尘土飞扬。

  在安吉县梅溪镇大路口村,沿路分布着两个矿渣场。据介绍,其中一个场地用作破碎石块,另一个场地则用作物料搅拌。

  记者来到现场后发现,这里的运输道路满是积尘且未硬化,进出的车辆带起阵阵尘土,有的渣土运输车不但没有加盖,还边开边撒漏。在矿渣场内部,堆放了大量未覆盖密目网的矿渣。

  而场内正在作业的碎石机组也未按要求封闭。记者在现场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雾炮机、喷淋等必要的抑尘设施。在当天下午的2时到3时30分,记者也没有看到矿渣场所在区域主干道上有洒水车前来洒水除尘。

  如此尘土飞扬的作业现场,并不符合我市施工扬尘治理的“ 7个100%”要求。针对抑尘措施的落实情况,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地上有安排洒水车进行全天候的洒水除尘。

  之后,记者也找到了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求证。现场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天只会进行2至3次的洒水洗路。一天2至3次的洒水洗路,显然并没有对现场的扬尘进行有效抑制。

  针对大路口村两处矿渣场作业时产生的扬尘问题,当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梅溪镇以及安吉县攻坚办都表示,自去年5月以来,他们在检查中也多次发现该工地存在扬尘管控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然而相关扬尘问题反复治、治反复,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

  对于多次交办,扬尘仍然这么严重的情况,建设方也表示:“我们确实存在疏忽,没有做到全天候监管。”

  《看见》有感

  其实,扬尘治理并没有那么难。推行多年的 “7个100%”要求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只要严格落实到位,就能“尘埃落定”,立竿见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中国—东盟企业经贸合作 研讨会暨对接交流会召开
恰如其“分” 越“分”越美
为“关键小事”发声
湖州师范学院赵孟頫美术学院成立
图片新闻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来湖 调研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工地扬尘“锁”不住
一场赛事一座城
以群众事为事 以百姓心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