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党勤
本报讯 扬尘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黑手”之一。为了守护“湖州蓝” ,多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去年11月以来,《看见》栏目也推出了“守护蓝天”系列报道,多个在建工地扬尘防治不到位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近段时间,记者跟随市看见办检查组对安吉县的一处工地进行暗访时发现,该工地施工现场尘土飞扬。
在安吉县梅溪镇大路口村,沿路分布着两个矿渣场。据介绍,其中一个场地用作破碎石块,另一个场地则用作物料搅拌。
记者来到现场后发现,这里的运输道路满是积尘且未硬化,进出的车辆带起阵阵尘土,有的渣土运输车不但没有加盖,还边开边撒漏。在矿渣场内部,堆放了大量未覆盖密目网的矿渣。
而场内正在作业的碎石机组也未按要求封闭。记者在现场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雾炮机、喷淋等必要的抑尘设施。在当天下午的2时到3时30分,记者也没有看到矿渣场所在区域主干道上有洒水车前来洒水除尘。
如此尘土飞扬的作业现场,并不符合我市施工扬尘治理的“ 7个100%”要求。针对抑尘措施的落实情况,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地上有安排洒水车进行全天候的洒水除尘。
之后,记者也找到了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求证。现场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天只会进行2至3次的洒水洗路。一天2至3次的洒水洗路,显然并没有对现场的扬尘进行有效抑制。
针对大路口村两处矿渣场作业时产生的扬尘问题,当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梅溪镇以及安吉县攻坚办都表示,自去年5月以来,他们在检查中也多次发现该工地存在扬尘管控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然而相关扬尘问题反复治、治反复,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
对于多次交办,扬尘仍然这么严重的情况,建设方也表示:“我们确实存在疏忽,没有做到全天候监管。”
《看见》有感
其实,扬尘治理并没有那么难。推行多年的 “7个100%”要求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只要严格落实到位,就能“尘埃落定”,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