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十记”大型融媒体报道今起推出

为你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探索

详见A06·07版

  记者  吴建勋  王炜丽

  本报讯  什么样的才是乡村现代化生活?理想中的乡村又是什么样子?今起,本报正式推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十记”大型融媒体报道,用心抒写中国美丽乡村的崭新蝶变,真实触摸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脉动。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关键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八八战略”“千万工程”的指引下,湖州持续在乡村现代化的“中国式”路径上孜孜探索: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并实现了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创新破解乡村产业融合“用地难”;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一幅幅乡村现代“画”在湖州大地迤逦铺展。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指尖记录蝶变。“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十记”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自5月21日启动以来,10支采访队伍奔赴广袤乡村,和来自国内三农领域的大伽一起探寻中国式现代化湖州乡村探索的样本意义。在德清县五四村,从美丽乡村到数字乡村一张图,党总支书记孙国文带领村民在全省率先探索“一图全面感知”的乡村智治新模式;在长兴县新川村,村企共建促共富,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川模式”;在南浔区港湖村,数字化为农田插上科技翅膀,千畦细浪舞晴空;吴兴区滨湖六村,以组团式、片区化理念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安吉县黄杜村,20年来,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走出了“叶子”变“票子”的产业富民新故事;南浔区荻港村,活化农业文化遗产,实现乡村振兴,让村民真正物质富有、精神富有……一个个带泥土、沾露珠、冒热气的乡村故事,深深打动了采访团队。连日来,在南太湖号客户端互动话题“#晒晒我们村的现代化”,许多网友晒出心目中的现代化乡村。来自采访现场的短视频报道,已开始在南太湖号新媒体平台陆续推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天,本报刊发首篇跨版图文报道,讲述安吉余村点绿成金,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地的跃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陈浩洪湖鹏孙贤龙李上葵分别带队
支持长合区高质量建设发展政策意见昨发布~~~
~~~——我市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述
李上葵在省政协第三次民生协商论坛上作交流发言~~~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十记”大型融媒体报道今起推出~~~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时评
   第06版: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十记
   第08版:区县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市领导开展“六一”儿童节走访慰问
我省为长合区谋定“发展十二招”
在湖州看见“中国之治”
优化服务 浓厚氛围 积极构建婚育友好环境
为你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探索
浙北首个生态廊道 EOD项目落地湖州
报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