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 梁
本报讯 “谢谢来电关心,刚做完手术前的全身检查,请放心。”这些天,结束援川回到湖州的吴学斌,一直牵挂着远在南京准备手术的患者小杨。
5月27日上午,长兴县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学斌和另外两名队友,带着来自四川阿坝州理县的患者小杨和她的母亲,从成都飞往南京。这是吴学斌援川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他爱心行动的圆满收官。
对于这对母女而言,这不仅是她们第一次出远门,也是一趟重获“心”生之旅。
时间回到2022年11月,吴学斌来到汶川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支援帮扶工作。工作期间,37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小杨引起了他的注意。
小杨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近3年来,她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多次在汶川县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针对小杨的病情,吴学斌第一时间联系了相关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手术的专家,进行会诊。由于汶川县人民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小杨急需前往更好的医院做更深入的检查评估,找寻重获“心”生的治疗方案。
然而,小杨家庭的贫困情况让人担忧,她们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低保和70多岁母亲的打零工收入。为此,吴学斌自掏腰包为小杨支付了检查费用和往返交通费。
在吴学斌的资助下,小杨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了检查。遗憾的是,根据检查结果,她错过了介入封堵手术的时机,但幸运的是,仍有进行手术的机会,手术、住院等费用大约为6万元。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治疗费用,小杨不得不放弃手术。
这样的结果让吴学斌感到遗憾,也始终对小杨的身体情况心存挂念。吴学斌心里想着,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要让小杨争取到手术的机会。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10日,南京“山海心连心”医疗团队到汶川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活动。吴学斌认为,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小杨的命运就有可能发生改变。通过推荐和争取,该团队的牵头专家查看了小杨的检查报告,结合其家庭情况综合考虑,决定给予她免费手术的机会,只需承担前往南京接受手术的交通费和住院期间的生活开支。
看到了生的希望,不能再耽搁病情。吴学斌为小杨手术的事联系奔波着。同时,他积极动员身边爱心人士,为小杨筹得爱心捐款5000元。
5月27日,航班降落南京机场。一行人刚下飞机,就直奔医院。当天,吴学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宝贵的免费手术机会对她来说无异于‘焕发新生’。我把她们母女送到医院,手术后会安排好她们的回程,这件事情总算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