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丰宇
他,中等身材,留着平头,一张娃娃脸总是挂着微笑。他就是南浔区公安分局菱湖派出所民警陈豪,也是守护菱湖水生态、解决渔民烦心事的“渔都卫士”。
近日,当记者来到“渔都生态联勤警务站”,站长陈豪刚刚执勤回来。 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生态警长,除了每周两次的值班执勤,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渔民、鱼车、鱼药上面了。”来警务站1年多,陈豪从曾经的“渔业小白”变成了“高手”,对各种淡水鱼的品种如数家珍。
近年来,菱湖镇渔业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三大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目前,菱湖镇共有鱼塘7.5万亩,从事渔业的养殖人员2.6万人。渔业产业高度集中,但渔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法律知识欠缺,涉渔纠纷警情日益增多。为此,南浔公安在菱湖镇设立了“渔都生态联勤警务站”,去年3月,陈豪成了联勤警务站的站长。
去年7月,鲈鱼养殖户金某和曹某因养鱼产生纠纷。两家的鱼塘相邻,中间只隔了一条水渠,虽然都是养殖鲈鱼,但他们对水质要求不一样。曹某发现自家鱼塘内有少量鲈鱼死亡,认为与金某把绿藻扔在水渠内有关,双方因此发生争执。了解情况后,陈豪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稳定了双方情绪,但曹某对于鱼塘水质是否受到影响仍有顾虑。
于是,陈豪联系菱湖渔业协会的专家,经过专家对现场死鱼和水质的检测,认为通过使用水体改良剂能有效解决问题。最终经过调解,金某购买水体改良剂,给曹某鱼塘做水体改良,鱼塘水质情况逐步好转。同时,他还联系村里把曹某家鱼塘和水渠的渗水部位彻底修补,这起矛盾纠纷得到彻底化解。
类似这样的矛盾纠纷在辖区很多,陈豪也紧盯警情源头,带领“渔都卫士”群防群治队伍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排摸梳理。截至目前,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2%。
随着辖区渔业产业不断发展,不少养殖户都去外地承包鱼塘,不少未成年人被留在家中,成为了新的特殊群体。“现在,辖区有100多名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的家庭教育缺位,极易引发未成年人各种心理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走上歪路。”陈豪告诉记者。
作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豪发挥自身优势,自去年12月起,他以“渔都卫士”安防教育馆为阵地,创立了青少年关爱工作室,运用“非暴力沟通”五步工作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自工作室建立以来,共帮扶留守儿童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