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寅敏
本报讯 为全面防范化解事故风险,今年以来,南浔区深化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应用,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围绕“互联网+”,不断完善科技安全生产监督功能,全力维护地区安全生产稳定。
区、镇两级联合成立首支应急管理无人机中队,实施空中巡防、安全隐患检查等应急救援工作,发挥无人机可控性强、辐射面广、不受地形约束等特点,采用“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领域场所巡查宣传。以跨空域、全方位、立体化的巡逻方式,形成“全方位覆盖、全程监控执法”巡检执法模式,联合公安、住建、消防、文旅等重点部门,对工贸企业、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开展安全巡航检查34次,检查重点场所87处,发现安全隐患75处,旅游安全提醒超万人次。以“浔安在线”智慧监管平台为载体,接入涉爆粉尘、危化品、冶金铸造、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企业361家,创新企业风险承诺、系统监测预警、部门线上巡查“三个在线”非现场监管举措,成功防范化解风险1000余起。
同时,推出风险承诺“一个码”,实现100%赋码承诺,累计打卡报告1.1万余次。构建物联感知监测预警网络,全天候监测重点场所风险隐患和违规行为,成功预警事件2056起,事件闭环处置率100%。建立重点场所在线巡查机制,对企业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运行情况、重点设施运作情况和重点参数等开展线上巡查,依据风险隐患级别采取电话提醒整改216次、赶赴现场核查27次、依法立案查处8家。
此外,通过引进云光EAM系统,帮扶企业提升自查自纠能力,企业利用点检系统精准查找自身隐患,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闭环整改能力。据悉,该系统内置标准隐患库,提供50余种标准录入方式,拍照留证、一键上报。员工可随时使用点检仪记录隐患,累计排查隐患700余条。企业管理人员在隐患发现、确认、纠正、审查和整改过程中全程监督和追踪,实现各模块可视化管理,解决“管理没有痕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