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从古至今,无数人穷极一生都在追寻“诗和远方”。
将底蕴深厚的湖州打造成“湖光山色、度假之州”的旅游目的地,是所有湖州文旅人为之奋斗的方向。
心有所向,不惧路长。
一年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溯源基因,释放文化魅力;创新举措,激发产业活力;实干争先,保持奔跑状态。
当前,“绿水青山绕,人在画中游”的诗意画卷正在湖州大地徐徐展开,见证湖州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加强文化塑形 文化名城复兴焕发生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纽带。2022年8月,人文新湖州第一次会议召开。该如何更好地诠释人文新湖州的厚重底蕴、精致生活和时代张力,湖州文旅展开了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
通过对本地10大类109项2952个地域文化元素的再梳理,解码形成湖丝、湖笔、湖学等文化基因库,“中国茶文化圣地·茶经故里”等7个文化标识入选“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振奋人心的消息接踵而至,2022年11月,长兴紫笋、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省唯一两项制茶技艺入选地市。今年5月,《湖州市湖笔保护和发展条例》正式施行,为湖笔制作技艺的传承、湖笔产业的发展和湖笔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两千多年前,乌程县里一名驿站人员正在木牍上写传递文书。他决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包括这枚隶书“乌程以亭行”在内的341枚乌程汉简回到了故乡。除了乌程汉简,过去一年,全市公共博物馆共接收各类捐赠影像资料585件、当代艺术作品39件、艺术书籍文献近千册,《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也在湖州开馆。同时,省、市、县三级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建设。
今年年初,更是高规格召开了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人文新湖州建设打造文博强市实施意见》,湖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进一步凸显。
聚焦惠民悦民 品质文化生活共建共享
“何日长缨握在手,八方狼烟一剑平!”2022年,一出《国之守锷》,打破了湖剧大戏演出沉寂近20年的局面,让湖剧在众多剧种中再次出圈,并数次登上央视。同年,南太湖艺术节首次以市政府名义高规格举办,全年共创作打磨3部文艺精品,分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群星奖”。
为打造一张国际化的湖州“文化名片”,“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应时而生。2022年以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聚焦“生态文化·江南呈现”,重点加强湖州茶文化的全球交流推广,成立陆羽茶文化推广基金会,并组团赴韩国、日本进行茶文化推广活动,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22年,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市非遗馆、德清大剧院、南浔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新建城市书房14家、文旅驿站15家、乡村博物馆82家,“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达到452个。深入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等3个国家级试点,首发6项地方标准。全市开展文化走亲等各类文化活动2000场、送书下乡12万册次。实施“艺术乡建”全域行动,培育以“三团三社”为核心的基层文艺团队共4219支,提前2个月完成了省、市民生实事,推动全市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到10.74次,排名保持全省前二。
加快融合发展 文旅高峰塑造能级跃升
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争先意识。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文旅高峰塑造工程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制定出台全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加速文化与旅游、农业、教育、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构建“8+X”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全市文化事业和产业稳进提质指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新签约文旅项目117个,入库亿元以上项目数量(246个)居全省第二;推动大象酒店等文旅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50亿元,创历史新高,投资指数保持全省前3。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招引文旅项目20个,总投资97.8亿元;356个在建文旅项目总投资2030.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29.0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0.3%。
“村游富农”班车在2022年新年伊始成功发车,辐射带动727个景区村庄、32万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共富成为湖州文旅发展的关键词,今年4月,全国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现场会在湖州召开,文旅共富图景正在湖州城乡铺开。
湖州作为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勾勒了江南生活之美的最初画卷。2022年6月,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江南丝路、经世湖学等12项“文化源流”和长三角亲子研学中心线路,全市域获批省级“江南文化探源”研学产业试验区。“苕上十二时辰——宋代湖式生活”“闲步苕霅”文旅市集等的举办,更是将文旅经济推向高潮。
努力奔跑向前 全力拓展旅游市场活力
“这个星期,我们是去苏州、无锡以及常州推广。下个星期则是上海”。一年来,文旅人积极投身引客增流的赛道,从思想、担当、干劲等不同层面,开展“三比竞赛”,强化“只言大局、只言担当、只言奉献”的“大我情怀”,全力促进旅游市场活力。
“春天,我和湖州有个约会”“夏一站,来湖州度假吧”“风霅起,恋上一城湖光秋色”“冬季恋歌,一起来湖州玩雪”等活动全年不间断开展,拉动过夜游客占旅游人次比重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今年一季度,全市接待全域游客65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6%、24.8%。五一期间,旅游市场倍速恢复,按可比口径测算,全市旅游市场已经恢复至2019年水平。
“文旅企业家从来不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我们文旅人愿竭尽全力与你们同行。”在全市2022年第一批营商环境好案例表彰大会上,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如是说。一年来,围绕“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文旅专项行动,市、区县联动出台“组客来湖”“宿在湖州”等助企纾困文旅政策22项,帮扶文旅企业获得各类纾困补助(奖补)资金6.94亿元。
创新打出“会展+市集+消费券”组合拳,创办湖州度假产业大会、长三角露营大会、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等品牌会展,推出50个夜间消费点和100余场“闲步苕霅”文旅市集。湖州三街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新创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条、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个,发放文旅消费券3.58亿元。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管体系上升为省级标准,与“安心游”等特色场景一起在全省推广,推动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实绩评价和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位列全省第一,文旅产业与事业稳进提质赛马指数列全省第一方阵。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时代塑造我们,我们亦描绘时代。期待湖州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文/王洁涵
本版图片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大事记
2022年
6月21日,“千年运河情 百年共富梦”第二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启幕
6月22日,2022首届长三角露营大会启幕
6月28日,召开“实干争先 奋斗有我”高质量打造人文新湖州主题实践动员大会
7月8日,获批全省首个研学旅行产业试验区
7月18日,南浔古镇、太湖龙之梦乐园创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9月23日,“丝系情缘·湖澳跨虹”2022湖州文旅推介会走进澳门
10月31日,获浙江省文物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汪晶、李彦、王学勤获成绩突出个人
11月1日,获市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好案例
11月8日,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艺载中国》在湖州拍摄
11月15日,湖州市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启动仪式举行
11月18日,第十四届鱼文化节开幕
11月21日,乌程汉简捐赠仪式在湖州市博物馆举行
11月21日,《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在湖州开馆
11月29日,长兴紫笋、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
12月30日,湖州非遗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2023年
1月15日,“湖州都挺好 来‘浙’里过大年 ”2023新春文旅消费季正式启动
1月18日,湖州5A级景区—南浔古镇宣布向全球游客永久免费
2月5日,湖剧亮相央视“2023年元宵晚会”
2月23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一行来湖考察
2月25日,“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嘉宾走进湖州
3月1日,湖州小西街-衣裳街-状元街旅游休闲街区创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3月2日,“春天我和湖州有个约会!”2023长三角旅行商大会启幕
3月9日,承办2023年全国旅游休闲度假业务培训班
3月17日,举办第四届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
4月13日,承办全国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现场会
4月28日,湖州中青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获评五星级品质旅行社
5月9日,“南浔古镇的味道”长三角亲子文化节开幕
5月16日,举办2023国际滨湖度假大会暨第二届长三角度假博览会
5月23日,举行《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双季”特展暨第三季书目发布仪式
6月10日,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湖州安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州举行
7月4日,第二届长三角露营大会暨首届安吉茶·咖啡生活节正式启幕